天使点灯
《环球同此凉热》———王玉琴教授阿心作品读后感 无论身处世界何处,我们用华语美文守候你 本文原载于《香港文学》年3月号 天使点灯 文/阿心(匈牙利) 年逾花甲,世间人生百态,美丑善恶,已司空见惯。然而,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会沉淀在心底,如海底的礁石,任凭风浪去,不摇不动。渐渐地,化作美丽的珊瑚礁,在心海摇荡着,温润着。且不说自小到大,单是到匈牙利后,遇到的许多事,已够暖心。一个夏日的中午,受老顾夫妇邀请,老张夫妇、我与老公等几人在布达佩斯的9区RADAY步行街餐厅聚会。老友相逢,欣喜之意,聊不完的话题。在餐馆的凉棚下正品尝美味,随着一声重响,一位在附近就餐的外国老头倒在地上,老张和老顾马上起身搀扶老人,旁边的老外也扶起老人。老头坐在椅子上,很快缓过劲儿来。大家忙问,医院?老头摇头说,不要紧,无大碍。我本人就是匈牙利医生,还是外科医生。大家松了口气,或许是他稍胖,餐馆的椅子没坐稳。外科医生离开时,专门过来同张顾两位握手道谢。朋友瞬间的善举,折射人的心灵。阿心(左2)与老张(左1)、老顾(右1)在布达佩斯九区步行街餐厅凉棚就餐一不小心患了面神经麻痹,口歪眼斜,对镜惨不忍睹,心情沮丧。我决定中西医结合治病,先找家庭医生开了西药,又找布达佩斯华人圈有名的赵大夫针灸。走进赵大夫的“匈牙利健康与康复中医治疗中心”诊所,浓郁东方韵味的国画,蕴含点点墨香,萦绕在诊室。这位典雅温厚的女医生,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娴熟的针灸手法,似天使在身边。躺在洁净的床上,扎上针,听着舒缓的中国古典音乐,乐声幽静曲婉,如来自天堂的声音,感觉不是在治病,像在享受。与赵大夫聊天,她说病人一般都心急,在这里,她采取了综合疗法,针灸拔罐,加上心理治疗。赵大夫解释,音乐调解人的心绪,使病人的心情平和,不再烦躁紧张。难怪除了中国人,一些匈牙利病人慕名而来,有些慢性病患者长期吃西医不见效,赵大夫的几个疗程下来,病情明显好转。经过短短一个疗程,我的病基本痊愈。感觉一身轻,找回了自信。正在“匈牙利健康与康复中医治疗中心”上班的赵大夫深秋时节,与好友雪红出外游玩。在布达佩斯阿勒巴德桥转车时,看到有轨电车站旁的一个垃圾箱着火了,一定是哪个烟鬼把未掐灭的烟头仍进了垃圾箱。只见火苗顺着风嗖嗖往上窜,一会儿,桔黄色的塑料垃圾箱变了形。眼前没有水,我们很着急。即便报警,待消防队员到来,恐怕为时已晚。雪红扫了一眼四周,发现不远的地下道里一个被扔掉的饮料瓶中有些水,她迅速拿起饮料瓶,很小心地浇向火苗。因水量小,火苗很猖狂,越浇越旺。雪红很有耐心,顺着火苗的走向一边浇水一边敲打。终于,火苗被浇灭了。在候车的匈牙利人投来的赞许目光中,我们长舒了一口气。透过好友被烟火熏脏的脸,我看到了她的侠肝义胆。阿心的好友雪红去布达佩斯我居住的区政府办事,之前遇到的几位都在踢皮球,最后把球踢到了一位胖妇人身上。胖妇人慈眉善眼,从容地接住了“球”。她耐心地听完我们的夹生匈语,弄清了我们的诉求,明知不是分内事,还是拿出一张纸片,写上该部门名称、地址、电话和办公时间,然后认真地从电脑里查找我们要填的申请表。邻桌的老太太一旁提醒她:他们不是匈牙利人,这事不归我们管!胖妇人莞尔一笑,我行我素。她打印出一沓子表格,分成两份,每份一个大曲别针。仍不放心,又打出两沓子后备表格,还是两份,再用曲别针。不厌其烦地交代,先递上第一份表格,如果批了,更好,如没批,再递上后备表格。最后鼓励我们,放心,事情总会办成的。出了门,心里满满的温暖。胖妇人大可把棘手的球再踢走,短短一句话打发我们走人,她却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们这些异国游子。在胖妇人的指导下,几经周折,我们的事终于办成了。胖妇人的名字很长,当时没记住。久了,我记起了,她的名字叫天使。匈牙利是小国,又是个温泉大国。节假日,约几人去泡温泉。温泉离我们当时居住的小城不太远,我们忘带地图迷了路。时值放假,路过一个小镇,街道空无一人,想问路都找不到人。在下一个小镇上遇到了警车,我和老公前去问路,坐在车里是一男一女两个警察。男警察兼司机,他想了想,大概觉得说不清,连说带比划,要在前面为我们领路。道谢后,我对车上的朋友开玩笑说,好了,警车为咱们开道呢!路上,他们都不信,哪有这样的好事?朋友中有从乌克兰来的,也有曾在南非住过的,大家七嘴八舌地数落起警察敲诈中国人的种种劣迹。“乌克兰”说,天下乌鸦一般黑,看吧,到最后警察一定会索要小费的!“南非”说,到时候我们注意警察手势,如果他的右手拇指从中指和食指划几下,就是要钱。说话间到了温泉,几双眼睛注视中,出乎意料,警察微笑着,轻声祝大家节日愉快,挥手道别,仅此而已。我们连声说谢谢。之后,一男一女两个警察温和的笑容,化作一道风景,常在眼前出现。匈牙利警察 一个冬天的夜晚,下大雪开车,我们的汽车因底盘低,开着开着,雪越集越厚,眼看离家不远,车却走不动了。晚11点,路上无行人,找不到人帮忙推车,车不能撂在半路上,正发愁,从附近楼里走出一对青年男女,男人拿铁锹费力的铲起车边的雪,女人边系棉衣的帽带,边说,我们隔着窗户看到车不动了,从家里出来帮忙。接着,一人在前面开,三人后面用力推车,终于,把车开到了家门口。谢别,望着青年男女的背影,顿生敬意,大雪无情人有情。自匈牙利加入申根协定,免去了签证繁絮,我们有机会就在欧洲大陆纵横驰骤自驾游。路边停车,付费时遇过囧境。在德国一小城路边停车,街边的自动收费机,只收硬币,我们摸遍口袋,找不到一个硬币,天色已晚,不知到哪里换硬币。一位刚打完票的老太太,看出我们的窘相,把自己身上的几个欧元硬币给了我们,我们拿纸币换,老太太摆摆手不要。另一次,在瑞士洛桑,也是路边停车打票,因是途经瑞士,没换瑞士法郎,看见一个遛狗的老头,我们拿出欧元硬币兑换,老头摸出身上仅有的几个瑞士法郎钢镚,帮我们打了票,我们忙把手里的欧元递去,不要。在意大利米兰路边停车,找不到打票机,问旁边停车的老先生,答曰,要到附近的指定地点买停车票,问在何处,老头说不清,干脆把自己买好的票送给了我们。我们看是1.5欧元,马上付钱,老先生笑笑说不要了。区区几个硬币,路人的善心可见一斑。最初自驾游无经验,没安GPS导航仪,迷路时总是拿着地图问路。后来有了GPS,因各种原因,途中屡遭困境,每每遇上天使指路。之一,曾与几位作家朋友一起自驾游,到了瑞士的巴塞尔,之前地图册上介绍说,巴塞尔市地处瑞、法、德三国界线,是世界上唯一跨三国的城市,交界处矗立着“三国之角”的巨型铸像,是该市的象征。我们到了市中心,欲找“三国之角”。可惜不知地名,靠GPS,发现GPS只认街名,无法导航。我们一路问来,先问了一过路男子,比划了半天,他终于弄懂了我们要找哪里,却怎么也说不明白。我们不会德语,他不会英语,看了我之前准备的“问路宝典”,即中德文对照的旅游常用语,还是说不清。车停在了一家大宾馆前,原来是希尔顿大酒店Hilton,我进去问一个服务台的小伙子,小伙子长得很帅,黄头发,个子不高,明白了我的意图,他开始上网查电脑,很客气地让我稍等,好像我不是问路的,是他的一个客人,其间还不断接待来客。终于,小伙子从电脑中打出了几页图给我。有我们所处的位置,要经过的几条街,每条街顺序,怎么走,还有“三国之角”铸像的地点。看了这么多的标识图,我很感动。凭什么对一个陌生过路人费这么多时间?帮助了我,毫不利己,图什么?他本可以说上一句很抱歉、我不知道之类的套话将我打发走,大宾馆的许多服务生都这样做。即便如此,也不失礼貌。自始至终,小伙子面带着笑容。我特意问了他的名字,叫INAKI,可惜匆匆赶路,未给他拍照。小伙子的帅影,却永留心间。之二,我们打算从巴塞尔去德国。巴塞尔是三国交界,不知哪个方向是往德国去的,担心一不留神去了法国,或回了瑞士。不知为何,GPS小姐罢工,正愁,路边一家的门开了,一中年男子欲骑摩托车,我上前问路,男子痛快地说,你们跟我走吧!我们乐了,一路上问路,有三轮车带路的,有自行车带路的,摩托车带路是头一回。我们的车跟着摩托车走了好几条街,到了分手地方,男子挥一下手道别,拐回去了。若无他带路,靠我们自己无论如何是找不到的。 之三,进了德国境内,我们到一个Z字打头的边境小镇寻找家庭旅馆,不巧,全部满员。遇上许多热心人,一个女服务员帮忙打电话。到了另一个小镇,遇到一农夫和一农妇正在用小独轮车各推着一车草,两人约40岁多岁,胖乎乎的,脸色酡红,一看就是酒徒,似乎能闻到了酒味儿。我拿出“问路宝典”,前去问旅馆。农妇立即指了路,我们一头雾水。农夫说,我开车带你们去旅馆吧!担心他是酒驾,婉谢,打算自己去找。农夫看出我们的顾虑,忙说,没关系,我是昨晚喝的。他随即做了蜗牛爬行的慢动作。说道,我在前面慢慢地开就是了!好在小镇很少见人,我们的车缓缓地跟着农夫的车走了几条街,到了一家旅馆,农夫招手而别。 阿心(中)向农夫(左1)夫妇问路,农夫开车带我们去旅馆 之四,与国内来的家人一起到法国、瑞士一带旅游,找预订在日内瓦湖畔法国境内的旅馆,因旅馆在湖畔山上的公寓别墅,有GPS引路,我们的车绕来绕去,还是迷了路。只好到路边问路,一家人在吃晚饭,看了我们出示的旅店地址,男主人放下正吃的面包和肉肠,说,我开车带你们去吧!男主人开车带我们绕着山转来转去,约十公里的车程,才到了旅馆。天快黑了,没有男主人,我们自己真的无法找到这山中旅馆,可男主人来回至少二十公里的路程呀。我们拿出中国特色的小食品,以表感激之情。 日内瓦湖 之五,去意大利自驾,到著名的利古里亚海岸的五渔村,预订了离蒙特罗索小镇约几公里处的旅馆。快到目的地,才知旅馆在山上,群山叠嶂,JPS信号失灵。原以为离五渔村几公里,开车最多半小时即到,故路上未加油。盘山转几圈,找不到旅馆。找到一个人家,画了图,上坡下坡,仍看不到旅馆的迹象。天色已晚,汽车快没油了,要是撂在半路上,哭天无泪。心灰意冷时,终于又到了一家,房前屋后花繁叶茂,绿草如茵,像个花园,一位中年女子正在哼着歌浇花,一袭天蓝色长裙随风飘拂,宛如花仙子。我们打了招呼。看了旅馆名字,她指着自家的车,笑着说,Followme(跟我走)!我们的心像开花一样,跟着她开的小面包车走,车转了几个弯道,盘旋而上,终于到了半山腰的旅馆。原来途中的旅馆广告牌不太醒目,被我们错过了。花仙子飘然而去,莫不是天使的化身?阿心由“花仙子”引路,下榻的意大利山中旅馆 回想起自驾游问路的过程,欧洲人的热情叫人感念,希尔顿的帅小伙,摩托车带路的男子,胖胖的农夫,山中的男主人,飘逸的花仙子,还有骑自行车带路的女人,帮助打电话的女人,还有许多许多。人生如行路,有坦途,亦有坎坷。幸遇天使点灯,驱赶黑暗,照亮着前面的路。因了天使点亮的心灯,我的人生,有风有雨,也有晴。阿心作品集锦:《精确先生》《幸福的胖姐》《美丽妮妮的窗台》《没有警察》《莎莎的生日PARTY》小小说二篇+名家点评——寇云峰《苍天不负有情人》《相约在美因河畔》《我不是个好老板》《退休邮递员伊琳卡》《心,随祖国母亲一起跳动》《说不尽的杭州》《姹紫嫣红醉人暖》《摊友,你好》《会唱歌的湖》《天使点灯》《匈牙利人与花》《越洋电话》+名家点评“此情无价”——刘思名家点评:“以一物之微而见天下之大——读阿心《爱按门铃的劳尤什太太》”——张娟“蓝色多瑙河畔的华人新移民生活描摹”——樊洛平《环球同此凉热》阿心作品读后感——王玉琴本期编辑:平平作者简介 阿心,本名翟新治,年毕业于黄河科技学院中文专业。九十年代初出国,现居匈牙利布达佩斯。原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匈牙利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会员、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 出国前,发表过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等多篇。年,与人合著作品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旅居海外后,在当地华文报刊上发表过反映旅匈华人生活的散文、小小说、随笔等数百篇,其中《越洋电话》《没有警察》《娘家》等被中国国内多家报刊转载。作品见于香港《文综》《香港文学》《百花园》《小小说选刊》《中学生阅读》《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日报》《欧洲时报》等海内外报刊。部分作品曾获海内外文学奖项。其中《我不是个好老板》获“武陵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年度奖三等奖;《退休邮递员伊琳卡》被收入《年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曾在海外媒体上办过《阿心手记》专栏。作品集有《爱按门铃的劳尤什太太》。 协会简介 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是在德国法院正式注册的写作团体。协会成员由定居在欧洲的华人作家、诗人、艺术家、德文翻译家和欧洲华文报刊写作者组成。真诚欢迎旅居欧洲并喜欢写作的你加盟我们这个团体,在异国他乡,让我们彼此用母语相互温暖,相互欣赏,携手同行! 想了解更多协会介绍、作品及会员风采?扫描上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dx/8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章奇葩的啰嗦奇人
- 下一篇文章: 冬奥会与意大利再次锁死,爆火之前赶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