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3%91%E5%8D%8E%E5%9B%BD/3725442?fr=aladdin

世界华人文化艺术社4月20日

来自世界华人文化艺术社

世界华人文化艺术社

中小学生写作園地简介:

中小学生写作园地、系我艺术社培训未来作家诗人的重要园地。

我们实行一免费二修改三发表的辅导方法:为国内国外华人子弟服务。

我们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辅导方法新颖,深受国内国外华人家长和学生欢迎。

请投稿:

许先生

古诗词写作讲座

慕容君

下面给大家讲第一课。

因为时间有限,慢慢讲,大家学到猴年马月,都学不完。学诗求速,有规可循,并不困难。

学习过程中,有如下经验、体会和办法,或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1)、备好速成基本资料。大家精力有限,贵精不贵多,以下八部够用:《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千家诗》《增广贤文》《千字文》《花间集》《诗法家数》《唐宋词十七讲》,以及不用专门学只用来查询的《平水韵部》《词林正韵》《白香词谱》。以《声韵启蒙》为例(又有韵又讲平仄又可学对联,极好):得熟读和体会每个字、词、句是如何对上的,是如何把字词妥放位置,纳入平仄谱的。手头常备,没事就看看,不要刻意背,揣摩到熟悉就好。不识的字,太僻的人名,典故暂不理会。今人所附解释多是脱了裤子放屁,大可不必理会,光光地揣摩熟凭我们旧有知识就看得懂的原文,就行了。

2)、《平水韵部》等作为工具,是手头必备的。临屏写诗,自然是有一个叫平水韵部的文档,随时可查韵字。写诗一定要对照韵书来写。从古到今,哪怕是名家高手,也基本无人能准确背得所有韵字。定了某韵,那么就一定是眼看着全部韵字来写诗。有初学者对于诗人从不出韵大感神奇,以为他们都是专家,下了苦功,背下了相关韵字,好厉害。我只是心中好笑,大家心照不宣吧!

3)、多读浅易简短没有学究气的诗词名篇。如《千家诗》《花间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中的一小部分,汉魏南北朝的一些五七言。(理论文章独独强烈推荐一篇:杨载的《诗法家数》)。多揣摩名篇用语和写法,久了自然熟悉其词汇和技巧。不必很多,甚至不必背诵如流,关键在揣摩,得其韵味。强调:从王国维以现代人的眼光,拈出意境二字后,我们就明白,诗词注重感发的韵味,作者必蕴深情于其中,每写一事一物一意一情,必内含兴发感慨而少有议论露骨。内容可以不同,风格可以多样,相同的是:诗是形象思维,诗篇都有意境的营造和情志的感发!

4)、多写习作;我们初学者从七绝入手最佳。古韵今韵都行,最好用古韵古平仄。从一开始要短一点、浅一点;但一定得正规点:论平仄,备韵书,熟了再丢开。我个人的写法是:意在笔先,随之选取词句。先定题,再围绕题展开想象,一有相关的意思和字句就零碎记在纸上,最后整合成句子。可以画好--11--1的平仄谱,对照填入,随时修改字眼或更换位置。谋篇的基本技法还是老话:起(第一句要有起头的味)承(第二句顺接铺开继续描述)转(第三句层进或转折)合(第四句归结)。

5)、绝句、十六字令:个人理解,十六字令似绝句,首字即是限韵更是起兴,甚至就是词题。第二句七字是铺开,第三句三个字应有所转折或层进等等,最后一句五字是归结。我们初学者按七绝起承转合的写法来填,不会错。因其字少,必得精练(七绝亦如是),讲究字少意多,最后一句更应余韵不尽。初学者韵是绝然不能出的,一两处平仄错误调整不过来,倒也不要紧。

6)、初学词者宜习小令:小令在五十字以下,由简入繁,由浅渐深,填词之始,可多些民歌风味,缘情写景,缘情拟文为好。以意为先,人在文中,情在文中;用好虚词,达到自然流畅。最忌“温、软、单薄”,堆砌词澡,意象繁杂散乱,而少真情实感。

7)、初学者如何挑字遣词造句谋篇?冷僻字不用,太古气的用语和典故不用,从身边生活中确有感想的事写起,以意统帅全篇,全诗自然流畅,决不能让现代人读来拗口。戒白开水式的老干部体,戒空喊口号无底气(宁可不作豪语),更要力戒浮华堆砌却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串接。字词得与全诗意境或意思相合,如有不合,宁可去掉。

8)、初学者难在押韵。那么可以从最后一字或最后三字倒着写起。推荐常备《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两个文档在手,实在写不出来,卡壳了,就去查查相应韵部,看看有哪些词汇可以组织。这从短期看,是投机取巧,可欺外行,可以洋洋自得矣。但是我们这个法子用多了,那两本蒙书就成了自已的。所以从长期看,是在反复积累,解题练习,为我所用,笨熟而巧。

9)、初学者难在平仄。这就要求我们,把眼光进行根本性的转变。要把着眼点,从一般人的“赏析其内容”,转变为“是如何凑字凑句成篇的”。其实平仄完全是念出来的,我们不单单是赏诗的人,更是写诗的人,所以平时读诗,不管是读古诗还是今人网友之诗,一定要养成念或默念的习惯,体会其平仄架构,通篇气韵,最后自然会形成本能。梨花院落溶溶月,在我们的读法中,不单单是那些花呀月呀,而且一定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错落连接。锦江春色来天地,天地这两个字,一定是可以填入在平平仄仄平平仄的最后两个字这样的位置:平仄;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今这两个字,一定是可以填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最后两个字的位置:仄平。

10)、关于行文风格。合旧体,咏新事,善之善者也。平常字,心中思,善之善者也。我个人所喜欢的风格,是文字不故作艰深,造境不过于古气;言之有物,道之有据;然后,也讲究气韵通贯,行文流畅,意与境谐,字与句当。这样的风格我们普通爱好者可亲可近,最重要的,是可学。我就喜欢南北朝民歌、杨柳枝词一类,如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如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对现代人来说更得如此,太古气太隐晦更难共鸣,不如用平常字,写心中思,达意而雅致就好,气韵流畅最佳,万不可有拗口的句式,会写坏手的。到头来,诗的辞句是学了一些,诗的气韵都体味不到了,何苦写诗。

11)、关于章法。就是谋篇,就是诗的写法:和平时作文一样文从字顺,层次安排妥当。有什么要说的,就写什么。然后写的时候,注意结构,注意先后层次。和平时写文章前面开头、中间铺叙、未尾作结,凤头猪肚虎尾,没什么两样。诗以载道,诗以言情,先要有要荷载的东东在心,然后把它按照某种层次,一层一层不要东拉西扯,且不罗索、也不拗口地表达出来,就成了好诗了。章法可以揣摩千家诗中的律诗,看时,不要被眼花僚乱的词汇所惑,要看到他从第一联到第四联,大体各自写什么,是如何开头、承接、阐述、转折、结论的。

 12)、贴习作不怕丑,相互之间要砸、要收。我几乎写过的每一个字都留着,成长的历程么。评别人的作品不能从自已的水平出发,得站高点儿,人不会下蛋,却会吃蛋。看得出什么就说什么,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不好在哪里,有体会感想就回,不怕说错。同时,对别人的意见,一定要有真正的涵容体会之心,而不是假装的风度。批评者永远是对的,他总之是指出了片面的真理。但得有接纳吸收型的心态,必利于已。

下面讲《“赋形”技法兼谈诗之本质、学诗之四维》

文中提及要看的书,建议大家都买。因为看文件有些费劲,虽然这些书我都有电子版,但是还是建议大家买书看,方便边看边做笔记,看到哪里也不会今天看了明天忘记。看电子版比较费劲的。

我们先来看《笠翁对韵》,

一天读一个韵哈。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异乡江上寄怀》

夜入江阴连海树,梦随归鸟泊渔船。

偶从此境看心境,似在壶中扰扰间。

比如读这个《笠翁对韵》,读到海树这两个字感觉不错,我也试着写写,便写了《异乡江上寄怀》

《笠翁对韵》给孩子们读书都是不错的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作者简介:

笔名慕容君,真名容文健,系广东台山汶村人。自幼喜诗,涂鸦十余年。如迷途书童混迹于各网群做评师,尤爱写绝。系岭南诗社一员。

......................................

世界华人文化艺术社

......................................

名誉社长:李剑昌

总顾问:陈金明、王益石、冯桢炯、梁丽芳、金墨、佘汉武、陈咏隆

社长兼总编:许湛荣

常务副社长兼副总编:伍蓬莱

副社长:梅如柏、陈绮娜、甄建设、梁少华、胡伟仪

秘书长:林敬照

主编:慕容君

副主编:梅锐仁、梅如柏

执行编辑:黄歧赞

责任编辑:甄建设

文档与校对:黄歧赞

音乐总监:雷明栋

文库管理员:梁少华(兼)

世界华人文化艺术社--小站与您相约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dx/8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