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桜铃莉,问题「如果中国在二战中站错了队,历史会怎么样发展?」已被删除,原因是:不宜公开讨论(哔——)

(承蒙各位朋友关心,这个答案的情况是整个题目都被删除......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您的回答如下:

别乱想,当时纳粹德国方面在中日“事变”、“冲突”、“交火”之后。还是有过将蒋介石政权纳入《反共产国际协定》范围之内的念头的。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年正式对日宣战,中共应该是在年以“中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名义正式对日宣战,并且在东北组织了声势浩大,令日军焦头烂额的游击队)先别急着高兴,有个前提——德国“调停”中日“冲突”,当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需要满足日方的一些“合理要求”、尊重一下“既成事实”、照顾一下“邻邦情绪”……

什么样的合理要求呢?可以看看德国在第二次维也纳仲裁及一系列外交协调中是如何和蔼可亲的对待自己的罗马尼亚“伙伴”的。在德国胁迫之下,罗马尼亚的北特兰西瓦尼亚被割让给匈牙利,南多布罗加交还给保加利亚。而在此前,德国闷声大发财把罗马尼亚原先从苏俄割来的摩尔达维亚地区划回了苏联。此外,普洛耶什蒂油田实际上由德方控制,驻扎了德国军队;产出的原油和成品油则优先供给德国国内和德国侵苏军队。当然,“结与国之欢心”到这里还没完。都知道“塘沽协定”开始,日本人特别喜欢的什么流程吗?“非武装地带”,要有吧?“〇〇自治政府”,要有吧?“日本人任军队警察顾问”,要有吧?“禁止一切反日、抗日宣传、武装”,要有吧?“开放陆海空军事通行权、日本工商企业与日本侨民享有特权,”要有吧?哦,要蒋介石真的依德国大使的建议对日和谈进入实质性阶段(并加入轴心国),那根据我德在欧洲摆弄各法西斯仆从国的丰富操作经验,那还得替日本人添三条。“取缔共产党”一条(但凡轴心国国家乃至于个别同盟国国家,共产党都是非法的。沙皇的副弼马温曼纳海姆元帅带头的芬兰最是聪明,把“清除共党”演化成打击政敌对头、进步异议人士乃至于普通P民的无冷却地图炮。)

陶德曼请蒋介石注意到“日本看重中国政府消灭共产党的态度和努力”。但他又称,帮助日本消灭中国共产党不与《中苏互不侵犯协定》相冲突。蒋介石表示理解。

日本容得下蒋介石,容得下国民党。但共产党是必须要赶尽杀绝的。

“国统区粮产矿藏特供日本,工矿企业日本参股”一条(西班牙、罗马尼亚普洛耶斯蒂油田经验)“中国军队听从日本高级将领指挥”一条(任劳任怨在苏联战场上为德军接锅的上百万各国仆从军——转载者注:芬兰军队大多数参与了苏德战争,巴巴罗萨战役爆发时其武装力量总兵力65万人(极大概率含军事辅助人员)其中陆军49万人,参战的包括大多数野战单位,此后由于动员过于深入造成国民经济困难而德国没有履行粮食援助的承诺以及德军放弃了直接攻打列宁格勒而削减了兵力,直到年第4次打击时为防御苏军的进攻再次扩军;罗军、匈军、意军参战规模在年夏季战局期间达到高峰,参战部队包括罗军第3集团军、匈军第2集团军、意军第8集团军,天王星战役中第4装甲集团军所属德军部队被围入包围圈由第6集团军指挥,罗军部队统一编为罗军第4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进攻战役和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进攻战役中,罗军第3、4集团军原有的人、人到1月7日仅剩人,匈军第2集团军21.1万人仅剩10.5万人而到3月初更是连同1.5万伤员只剩8.6万人,意军第8集团军22万人撤回国内的连同伤员仅剩12万多人(其中后送的伤员至少有近5万人)。随后意军永久退出苏德战争,匈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用于后方治安(这也是年时除快速军外侵苏匈军的主要任务)直到罗马尼亚投降后在德军裹挟下继续投入正面战场。根据《巨人的冲突》中数据,巴巴罗萨战役时芬军参战50万,年6月时罗军、匈军、意军参战62万,-3年冬季战局后罗军、匈军参战规模顶峰为年7月1日罗军、匈军77.4万,罗马尼亚投降后的年9月1日时有27.1万匈军参战,10月1日达到顶峰的32万)毕竟日本身为列强之一,有着世界第三大海军,在亚洲排得上号的陆军和相对健全的法西斯国家制度。还在反布尔什维克、反苏联问题上与德国立场一致。因此相比较积贫积弱的“中华民国”,日本更有资格成为“雅利安人”的盟友。

因此希特勒不仅积极笼络德日政府军队关系,强化军事、外交、情报合作。还在人种学方面法外开恩,破例称黄皮肤的“大和民族”是“高等种族”、“东方雅利安人”。

好,刚才我在上面乌乌泱泱就日德对华和谈条件猜了一大堆,现在来揭晓谜底

假如,如果假如,蒋介石接受了这些在“广田七条”基础之上达成的协定,国民政府与日本停战,并将中国、“满洲国”、“华北自治政府”、“蒙古自治政府”纳为轴心国体系下的受保护国。

世界格局大概没什么变化,日本多了个仆从国也改变不了什么——更何况,还是一个共谍遍地走,共党杀不尽,哪怕凭借自身庞大的军队和残暴的镇压体系也无法维系摇摇欲坠的统治,在全中国国民的反对浪潮下行将就木的仆从国。

“……日本提出的某些条件,当然可以讨论并且寻觅友好的谅解,但前提是恢复战前状态(七七事变之前)。假如同意日本的要求,国民政府就会被舆论的浪潮冲倒,而中国会爆发全面革命......”年11月5日,蒋介石与德国大使陶德曼就中日媾和问题的密谈。

各位可以留心一下,蒋介石提出“只要恢复到七七事变之前的状态,(中日和谈)就一切好说”。换言之,张学良的满洲、牧民们的草原、乃至于热河、华北(好好想想卢沟桥事变前就驻扎的华北日本军是怎么回事)和前朝古都北平。都是可以用来交换与抛弃的小砝码.....

不过蒋介石向德国人这么着急表露和谈意愿还有另一个原因:德国人发出了实打实的威胁。

在年末,即便是中国以外汇交付货款,德国也已经拒不履行供应军火的合同义务。

再后来,德国人连让军事顾问给蒋介石灌输和谈建议的兴致都没有了。并且向个别真心希望能够帮助中国的德国顾问发出了明确的警告:不离华,即叛国。

随着德国与日本慢慢失去耐心,德国人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中国胆敢脱离德国与日本的影响而寻找外援(只有苏联愿意帮助中国),把“小事情”闹大。德国将与日本联手侵华。

好,让我们的思维重新回到中国成为日本仆从国,加入轴心国的那个虚构世界中:

到了这会儿,中国又成了日本眼里除煤炭和粮食之外的“资源贫瘠国家”。侵华战争,以及将中国纳入“大东亚共荣圈”,兴许能打开日本商品倾销中国的市场(广田七条中的“降低”日本商品关税),可日本却得不到他们此时最看重的两样东西——石油和橡胶。

对于“石油自给”的现实追求,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和中国持续了20多年且日益加深的利益冲突,日本陆军的贫弱在远东苏联红军辆坦克,架飞机面前的无力。

(辆坦克相当于什么呢——日本自一战后20多年,所有型号的坦克总生产量)

以及在诺门罕被全歼第23师团、半个第7师团(第26、28步兵联队等)、第8国境守备队、第1野战重炮兵旅团(第1、7野战重炮联队,第1炮兵观测联队),穆棱重炮联队,独立第1野炮联队;各飞行队、战车联队被重创的惨痛教训。

这一切的一切,都迫使日本——以及成为日本仆从国的“中华民国”的全部身家性命,都不得不扔在辽阔的太平洋和东南亚雨林的大赌场上。这匹由美英养肥,在-日本侵华期间被美国大力输血的恶狼最终还是狠狠地咬了美国人自己一口。

但——是,国运不是你想赌,想赌就能赌。美国和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战争动员能力摆在那里。世界第一第二大工业国,世界第一大陆军和世界第一大海军哥俩好,轴心国还想逆天改命?不过中国嘛……如果按照“如果中国在二战中站错了队”这种糟糕透顶的设想,身为从“战胜国预备军”跳进“战败国”耻辱柱上的倒霉蛋与大傻瓜,接下来意大利剧本、东西欧巴尔干剧本、朝鲜半岛剧本,你们要用哪一种来接着糟蹋苦难百年的中国?

不过对于中国这个国家而言,值得庆幸的是,近百年来被各色买办军阀盘剥压榨,被帝国主义者殖民侵略的历史。已经促使相当的一部分中国人觉醒起来,他们的力量即便是最高军政领袖都深感投鼠忌器。担忧自己将被全国的舆论和人民的力量碾成齑粉。从而保证了即便在德国与日本的威逼利诱下,蒋介石也不敢让“中国在二战中站错了队”。因为这将意味着他政治生命的必然终结——当然,先玩完的搞不好是他的肉体生命。

(我个人倒是认为国民政府的投降反倒会加速中共的壮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毕竟中国足够大,人口也足够多。国民政府投降或者与日本媾和只会使自己的合法地位彻底破产。从而造成蒋介石口中的“国民政府在全民舆论中倒台”和“共产党革命在全中国爆发”。)

—————————————

杨杰:伟大领袖斯大林所说的一切,我将转达给蒋介石。而且,如果我们濒临灭亡,我们将寄希望于苏联。斯大林同志:不,(中国)这样伟大的国家是不会灭亡的。——年11月11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jp/5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