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古风随笔穿越罗西亚
随笔:穿越罗西亚 文/古风 几次想提笔写写罗西亚大街,不知为什么总是落不下笔。偶尔看到网传的别人写的关于罗西亚大街的故事、图片,又往往会勾起自己很多尘封的记忆,毕竟那里曾经是我无数次穿越过的地方,留下过许多难忘故事。罗西亚大街位于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铁路北侧,这里有俄式建筑多栋,是清朝末期修建中东铁路时留下的。当年中东铁路上有很多来自俄国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因此在火车站附近建设了大量的办公和居住建筑,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昂昂溪火车站为中心的俄罗斯建筑特色的建筑群。据记载,罗西亚大街形成于年,全长延长米,东西走向,两侧均匀分布着百年历史的俄式建筑,民居、教堂、文化、体育、医疗等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罗西亚大街上的俄式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年被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年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年入选首批中国30个历史文化街区,也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的街区。年我家搬到了昂昂溪,我在这里生活了7个年头,高中毕业后当了兵,从此离开了这个叫昂昂溪的地方。复员后,工作在外地,回来的次数很少,每次回来基本上都是在家里陪父母,很少出去逛街。昂昂溪区以铁道为界,分为道南道北。道北大多是铁路居宅,商业网点较少,与道南除了中间的一座人行天桥外,只有东、西两个道口可以过车,交通相对闭塞些。区里的政府机关和各种商贸网点大多分布在道南,所以道南相对比较繁华些。道南人一般没事是很少往道北来。昂昂溪道北主要有两条街道,一条是迎宾路,一条是罗西亚大街。两条街是东西平行走向的。过了天桥一直向北的道路是铁北街。从天桥下来走几十米经过的第一条东西街道是迎宾路,再向北走一百多米就到了第二条街道,这就是著名的罗西亚大街。我家住在铁路南侧,距离铁路线不远,与原昂昂溪机务段斜对面。年我转入昂昂溪铁路中学就学,读了三年高中。由于铁路中学位于道北的北侧,所以这三年里,我每天上学、回家都要穿越罗西亚大街。虽然平时上学、放学基本都是重复走的一条路线,但我的活动范围也不局限这些,没事的时候也转过其他地方,所以多少对这条大街还算熟悉。过去,没听说过罗西亚大街这个街名,尽管我经常走过那里。这个名字还是我当兵后回家探亲,母亲给我讲家乡发生的新鲜事时,说起道北那趟街被列入什么历史保护街区了,还说政府要在那里开发商业街,搞旅游什么的。我才知道那条街道有了一个俄罗斯风情的街名,只是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为了打造旅游品牌新起的还是过去就有的。一晃许多年过去了,罗西亚大街除了街口处立了街名牌,整修了路面,火车站、俱乐部及周边几栋建筑整修一新外,变化并不大。年回昂与同学聚会时曾探访过那里,没有感受到旅游景点那种繁华喧闹的氛围,街上依然冷冷清清的,还似过去那般静如处子的模样。记忆中,从道南过了天桥不远的左侧是原昂昂溪机务段东大门。机务段的院子很大,在昂昂溪所有铁路单位中算是最大的了。机务段始建于年,院子里还保存着很多中东铁路时期的建筑。年9月,昂昂溪机务段所属号机车担当的次秘密军火列车从这里出发,沿途历经敌机轰炸和特务破坏,胜利将军火送到了锦州前线,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司机范永代表全体包车组赴西柏坡参加解放战争特等功荣获者群英汇报会,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我在铁中的一名同班同学的父亲就是这个英雄团体的一员,我也为他感到自豪。昂昂溪机务段大门对着迎宾路,从迎宾路向东一直可以到东道口,从那里便上了齐昂公路,向北可以直达齐齐哈尔。而罗西亚大街西侧至西道口,东侧与齐昂公路相连,比迎宾路长了许多。迎宾路南侧紧邻铁道,建筑物多为铁路单位用房。俄式建筑物不多,最有代表性是火车站老站房(今车站国际旅客候车室)和站内的跨线人行天桥。俄式建筑大多分布在罗西亚大街两侧。迎宾路与罗西亚大街之间有体育场和铁路俱乐部等历史遗存。从铁路俱乐部向东大多为铁路员工的住宅。罗西亚大街北侧大多是民宅,最有特色的建筑是东正教圣使徒教堂,人们叫它喇嘛台。体育场位于迎宾路北,与火车站隔道斜对着。体育场南北都是用铁栅栏隔着,里面面积很大。过去铁路中小学校举办运动会一般都会选在这里,我还曾经在这里观看过铁路地区性的运动会。记忆中体育场西侧有个主席台,主席台的建筑风格也是俄式的,应该属于历史建筑。体育场里有平整的环形跑道,只不过不是那种塑胶的。体育场西侧南北各有一个栅栏门,门南侧对着昂昂溪火车站,北侧对着喇嘛台。旅客出站后可以从这里穿过体育场到达罗西亚大街,我平时上学就是从这里穿过去,然后从喇嘛台东侧的铁中街向北再走上约米就到了校门口。我在铁中上学期间,体育场东侧被隔出了一块地方,修建了露天游泳池,刚开业的时候是买票进入的,后来经营不善关闭了。体育场东面是苏军烈士陵园。烈士陵园现占地平方米,里面安葬着名苏军烈士。除了空军飞行员大尉果列聂夫、上尉罗索马欣是年1月30日在空难中牺牲的外,其余名烈士,都是年9月25日在龙江县哈巴岗子村申地房子、江西三家子(现属泰来县托力河乡)歼击垂死挣扎的日寇的战役中牺牲的,这场战斗被称为黑土地上的对日最后一战,比史学界普遍认为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标志的苏军攻克虎头要塞、东宁要塞的战斗还晚近一个月。年中俄联合拍摄公映的一部电影《战火中的芭蕾》就是以昂昂溪罗西亚大街和这场战斗为背景展开的。陵园里有上百棵参天古榆,每到夏季,那些茂密的榆树枝叶互相拥抱着,编织出一片浓荫,为异国他乡的英魂们遮挡着炎炎烈日。罗西亚大街上我印象最深刻是火车站、俱乐部和喇嘛台这三个地方,也是整个罗西亚大街上最有代表性的俄式建筑。这三栋建筑呈三角形分布,彼此相距一百多米,还是比较集中的。昂昂溪火车站始建于年,最初叫齐齐哈尔站。老站房为南北方向长方形二层砖木建筑。由主楼和木质凉亭组成。站房门前是一座跨线人行天桥,用于旅客在一、二站台往返。天桥是用钢轨焊接骨架后用木板搭建而成的,那些钢轨上至今还能找到俄文标识,虽然百年风雨剥蚀依然清晰可辨。站房门两侧的木质凉亭曾经被车站封闭成两个房间,里面举办过铁路职工书画展,后来又拆除恢复了原样。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去车站玩,在天桥上跑来跑去,听着脚下木板传来的嗵嗵声。铁路俱乐部位于苏军烈士陵园东侧、火车站东北方向80米处。始建于年,为南北方向长方形二层砖木建筑,是原俄国铁路员工的休闲、娱乐场所。在我记忆中,铁路俱乐部主要功能是放电影,是当时昂昂溪区三大电影院之一,我曾去那里看过两回电影,还看过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昂昂溪东正教圣使徒教堂,俗称“喇嘛台”,位于罗西亚大街与铁中街交汇处西侧。教堂建于年,俄式风格,砖混结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曾用作粮店,八十年代出租给个人炸油条,由于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被铁路部门收回,后来铁路建幼儿园时把它拆除了,一座好端端的历史建筑就这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喇嘛台是我上学放学必经的地方,每次从那里经过都觉得瘆得慌,主要是小时候看电影,凡是教堂这类地方都是特务接头的地方,画面和背景音乐一般都是比较恐怖的。我也曾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教堂四周转过,趴着窗户往里面看过。由于教堂处于封闭状态,里面是啥样子不得而知了。喇嘛台东侧靠近铁中街方向有三座并排的长方形砖砌的券坟,坟呈东西走向,坟西侧上方各有一个十字架。网上传说年拆除教堂修建幼儿园时发现一座修女墓,无论是时间还是数量都是不准确的,我记得是三座坟明晃晃摆在那无须发现,而且是在我上学期间(-)拆除的,不可能是年。记得有一次上学路过工地时,天正下着小雨,在工地铁丝网旁边散落着一些人的头骨和肢干,于是好奇地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尸骨上还残留着一些风干的皮肤,地上散落一些粗布残片,不知道是死者的衣物还是裹尸布,还有一些黄色的毛发,那种场景至今记忆深刻。后来这些尸骨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真是人性的悲哀。我当时虽然还是一个高中生,由于比较喜欢文史方面的知识,知道这个教堂具有历史价值,所以看到教堂被毁真的很痛心,但却无能为力。年哈尔滨铁路局搞“五五工程”,原泰康火车站内一座中东铁路时期的老站房被拆除,我也曾为这种要政绩不要历史的行为扼腕过。俄罗斯建筑我们称毛子房,过去中国人把俄国人称为老毛子。罗西亚大街兴盛时据说有外国人多人,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俄国,另外还有丹麦、英国、法国、波兰等国的商人在这里开设商铺。那时候的罗西亚大街上杂货铺、药铺、表铺、肉铺、书铺和饭店、酒吧众多,成为一个繁华的国际都市。后来罗西亚大街随着中东铁路管理权逐渐被中国收回以及日本侵占东北而逐渐衰落,俄国人及其他外国人也都散去了。也有少数俄国人由于在中国娶妻生子,把根扎在了这里,他们的后代被人们称为二毛子、三毛子。我家刚搬到昂昂溪时,北面有一户人家就是二毛子(中俄混血儿),可能当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这家二毛子很少出门,与邻居也很少来往,我总共也没见过两次。俄罗斯民族是一个粗犷的民族,这一点从俄罗斯的商品中就能看得出来。改革开放初期,中俄贸易主要是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商品交换。俄罗斯的商品大多是结实耐用,造型拙朴,不像中国产品外观精美质量差,经常在国际上被人诟病。俄罗斯的建筑也是非常敦实,绝无偷工减料。我有一个最好的同学家住的就是毛子房,我曾多次去他家玩,毕业后他的父母回满洲里老家时,我还曾去陪他作伴住过几天,对毛子房里面的情况也有所了解。俄罗斯建筑如同中国古代建筑一样,有着精美的造型,不像中国后来出现的筒子楼,千篇一律的豆腐块,找不到一点美感。毛子房的墙体非常厚实,中国的二四墙、三七墙与它没法比,甚至比五零墙还厚一些。这种墙体冬暖夏凉,住着舒服。毛子房的门窗都是木质的,从里屋到外面至少有两道门,在严冬季节,这种设计把严寒挡在了外面,确保了室内的温度。毛子房的下半部大多是石头砌成的,有的房子整个墙体都是石头砌的,因此特别坚固。室内地面全都是厚松木地板,这在今天绝对算是豪华装修了。罗西亚大街被列为保护建筑后,所有毛子房上都钉上了保护牌,还有的用砖和水泥砌了标志物,可笑的是建筑物历经百年依然完好,那些标志物建了没几年就七裂八瓣的了,真是让人无语。罗西亚大街是一道充满了异国情调的风景,只可惜没有开发出来。或是政府财力有限,或是官员们重视不够,就目前的状况看,把这里恢复成当年的繁华盛景还需时日,只愿家乡早日迎来那一天!(完稿于年4月29日凌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jp/5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校幼儿园培训机构什么时候可以开学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