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大概率恢复,菜粕仍有走牛潜力
受美国大豆出口急剧下降影响,前期美豆冲高回落,引发内盘油类粕类期货大幅回调。郑州菜粕期货一度跌停,上涨趋势遭到一定破坏。展望后市,陈作美豆库存继续被调紧,新作美豆播种面积虽然增加但供应仍显紧张,加之南美大豆生产面临不确定性,同时国内粕类特别是菜粕需求大概率恢复,菜粕期货仍有走高机会。 美豆供应紧张难改 CBOT是全球农产品定价中心,美国大豆供需状况对国际油脂油料价格走势具有决定性影响。由于出口和压榨双双强劲,虽然去年美国大豆产量增加较多,但/年度美豆期末库存被大幅下调至近8年来低点。据美国农业部2月份农产品供需报告显示,/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为1.2亿蒲式耳,低于上月预估的1.4亿蒲式耳,为近8年来最低水平。 图为历年来美豆期末库存(单位:百万吨) 由于近几个月美国大豆压榨以及出口表现继续良好,陈作美豆期末库存有继续下调的空间。据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发布的月度压榨报告显示,年1月份NOPA会员企业的大豆压榨量为1.亿蒲式耳(相当于.5万吨),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1.亿蒲式耳,创下历史上1月份压榨量的最高水平,也是历史上所有月份的第二高点,仅次于年10月份。 另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截至年2月25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吨,上周为吨,去年同期为吨。迄今为止,/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为吨,上年同期为吨,同比提高76.3%,上周同比提高76.6%,两周前同比提高77.2%。本年度的头26周,美国大豆出口量已经相当于全年出口目标的84.7%。 2月中旬,美国农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展望论坛报告,对今年美国农产品的播种面积以及产量、库存等数据做了第一次预估。由于目前大豆价格高企,其预估今年美豆播种面积将为万英亩,比去年增加万英亩,也高于之前市场平均预估的万英亩;给出的单产预估为50.8蒲式耳/英亩,为美国历史第二高水平;/年度美豆产量预估为45.25亿蒲式耳,为美豆历史最高水平。但即便如此,由于美豆压榨和出口预期较好,/年度期末库存仍然只有1.45亿蒲式耳,略高于陈作库存的1.2亿蒲式耳。也就是说,今年美豆生产不容许出现大的闪失,播种进度、生长条件必须极为完美才可以使美豆供需水平达到紧平衡状态,否则新作美豆库存下降到1亿蒲式耳以下的概率较大,从而大幅推升美豆价格。 图为历年来美国大豆产量(单位:百万吨) 南美生产仍不乐观 图为历年来巴西大豆产量(单位:百万吨) 1月中旬后,由于南美大豆产区出现有利降雨,CBOT大豆期货价格回调。近期巴西大豆主产区降雨频发,部分市场机构开始上调巴西大豆产量。其中,巴西咨询机构AgroConsult经过实地调查后称,由于马托格罗索州的大豆单产数据上调,/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计达到1.34亿吨,比早先预测值高出万吨。 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到,一是由于播种早期持续干旱,今年巴西大豆播种明显延迟,加之近期阴雨天气较多,造成收割进度大幅落后于往年。据监测,截至2月下旬,巴西全国/年度大豆收割率为15%,低于去年同期的31%。许多地区收割进度创出近10年来最慢水平。这将推迟巴西大豆的上市时间。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称,2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可能位于万吨到.3万吨,低于前一周预测的万吨到万吨,去年同期为万吨。二是连续的阴雨天气,可能造成巴西大豆品质出现下降。在大豆成熟之后出现连续降雨,不仅导致无法及时收割,而且使得成熟的大豆因长时间浸泡在雨水中,出现发芽、发霉等现象,影响大豆品质。三是阿根廷大豆仍处于生长早期,后期不确定的天气状况对其产量影响较大。据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上周四称,预计未来一周的炎热干燥天气对阿根廷的晚播大豆单产构成威胁,其对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为4万吨,低于去年的万吨。 图为历年来阿根廷大豆产量(单位:百万吨) 此外,巴西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为进行疫情防控,卡车运输可能不畅,加之巴西、阿根廷港口工人时不时罢工,也影响了南美大豆出口。 全球菜籽连年减产 由于播种面积减少,/、/年度世界油菜籽产量接连下降,/年度稍有回升,但仍处于偏低水平。据美国农业部数据,/年度世界油菜籽收获面积为万公顷,比上年度略微增加0.14万公顷。/年度世界油菜籽产量为万吨,比上年度增加85万吨,但比/年度的历史最高值下降万吨。其中,欧洲28国油菜籽产量为万吨,比上年度的万吨下降22万吨,比/年度的万吨,减少万吨。 加拿大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我国油菜籽以及菜油、菜粕的最主要进口来源国。加拿大年、年连续2年油菜籽播种面积下降,加之欧洲进口油菜籽需求旺盛,以及加拿大油菜籽和下游产品出口较好,加拿大油菜籽供应极为紧张。近期加拿大温尼伯交易所油菜籽期货价格创出历史新高,提升了国际油菜籽及其产品价格总体水平。 据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主要作物产量报告显示,预计/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为万吨,比上年度减少4.5%,创5年来新低。另据加拿大农业暨农业食品部(AAFC)预计,由于出口强劲,/年度(8月至次年7月)加拿大油菜籽期末库存预计仅有万吨,远远低于上年度同期的万吨,这将是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由于欧盟进口加拿大油菜籽较为积极,美国等国进口菜油、菜粕较为积极,因此加拿大油菜籽出口和国内压榨均表现较好。据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年1月份加拿大油菜籽压榨量为91.56万吨,同比增加7.1%,比三年均值高出12.4%,创出历史第三高点。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年度前5个月(年8—12月)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为万吨,同比激增50.7%。 1月底,加拿大农业暨农业食品部(AAFC)对/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供需进行了初步预估,预计由于油菜籽价格飙升,今年加拿大油菜籽播种面积将增加24万公顷,达到万公顷;产量将达到万吨,同比增加万吨,创出历史第三高点。但即便如此,由于出口强劲,/年度加拿大油菜籽期末库存依旧偏低。AAFC预计加拿大/年度油菜籽期末库存仅为万吨,比上年度下降20万吨。 国内菜粕需求转好 由于加工利润良好,部分民间机构进口积极性较高,年我国油菜籽和菜粕进口比前年略有增加,港口菜粕库存有所上升,但和前几年相比,依旧处于偏低水平。据监测,年我国油菜籽进口量共计为万吨,较上一年增加13.77%,但仍大幅低于年的万吨以上的水平;菜粕进口量为.6万吨,较上一年增加19.3%。 由于进口油菜籽数量和往年相比下降,沿海油厂菜籽压榨水平整体偏低,菜粕库存不高。据监测,截至3月5日,国内沿海油厂进口菜籽总库存为35.7万吨,周环比增加9.1万吨,增幅为34.21%,在近4年中仅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两广和福建地区油厂菜粕库存为5.38万吨,周环比减少0.82万吨,降幅为13.23%,但较去年同期的1.8万吨增加.9%。进口颗粒粕总库存为14万吨,周环比增加3.7万吨,增幅为35.92%。 根据船期预计,2月份国内进口油菜籽到港量为18.8万吨,3月份略微增加至24万吨,这与往年40万—50万吨的月度进口量相差过大,远不足以满足国内油厂的压榨以及菜粕需求。菜粕到港量同样不高,2月、3月、4月三个月预计月均到港10.9万吨。 从需求端来看,由于生猪存栏量恢复加快,年我国饲料产量增加明显。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为.1万吨,同比增长10.4%。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较快,水产养殖即将大面积展开,主要用于水产饲料生产的菜粕需求将季节性增加。另外,目前豆粕现货和菜粕现货价差处于元/吨的历史偏高水平。由于玉米以及相关产品价格上涨,菜粕和DDGS价差处于元/吨的历史偏低水平。这使得目前菜粕的性价比较为突出,有利于增加其在饲料生产中的使用份额。据监测,截至年2月25日当周,沿海油厂菜粕成交0.04万吨,改变了连续数周无成交的尴尬局面。 同时,近期相关粕类需求也有转旺迹象,为菜粕期货走强背书。由于进口大豆到港延迟,春节后油厂复工速度较慢。据预计3月份各港口进口大豆到港仅为.2万吨,4月份也仅恢复到万吨。截至目前,沿海地区油厂大豆库存为.04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4%。库存偏低,加之到港量下降,油厂本周和下周压榨量将分别为万吨和万吨,和春节前的动辄万吨以上的周度压榨量无法相比。从需求端来看,经过节日期间的消耗,节后饲料厂补库积极,油厂豆粕成交大幅转好。据监测,截至2月26日当周,油厂豆粕成交量为73.13万吨,为近一个月单周成交最高值,比去年同期的54.51万吨增加34.15%。 综上所述,由于期初库存偏低,下年度美豆供应偏紧局面不会因播种面积增加而出现较大改观。南美大豆仍处于重要生长期,产量和出口仍存变数,这将为豆类炒作提供丰富题材。国际油菜籽特别是加拿大的低库存局面不会因一年的增产而明显上升,中国的油菜籽以及菜粕供应也不会有明显改善。虽然美豆价格在去年下半年大幅走高,加拿大油菜籽期货也创了历史新高,但牛市不言顶,菜粕期货在农历牛年仍有走牛潜力。(作者单位:金期投资)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END* 责任编辑:李国雷主管:李红珠 推荐阅读: 周末大事件!美参议院通过1.9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对金融市场有何影响?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后市重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jp/9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资源豆瓣89分飞屋环游记没有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