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门到精通,帮你读懂美股ldquo
上周,美股在遭遇“黑色星期一”后,马上又迎来“黑色星期四”。美股历史上总共的三次熔断,其中两次竟然都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发生,而历史上第一次熔断被触发,还要追溯到年的金融危机。3月9日,截止收盘,前一天总市值高达44万亿美元的美股跌去7%,直接蒸发掉英国体量的GDP;3月12日,道琼斯指数创下史上最大下跌点数,单日跌幅百分比也是年股灾以来最大的,创造了不少纪录。 受美股影响,巴西、加拿大、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韩国、印尼、墨西哥、哥伦比亚、斯里兰卡10个国家股市也触发熔断。 就连“股神”巴菲特在接受雅虎财经采访的时候,直说“我活了89年才有这样的经历”,“是个挺吓人的标志”。“只要市场是实时交易的,就会对新闻做出重大的反应”,因此这次暴跌和新冠疫情以及原油市场动荡有关,他还把这些影响因素形容为“击晕了市场的组合拳”,但“不像年或年那么糟糕”。 所以什么是“熔断”? 年10月19日全球股市暴跌,当日道琼斯指数下跌22.61%。为了防止此类时间的再次上演,年10月19日即年股市异常波动一周年之际,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熔断机制,其主要跟踪标的是SP指数。 “熔断机制”是危机发生后为防止迅速恶化而采取的“冷却措施”,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留出充足的时间供上市公司与监管机构进行公告稳定市场。 纽交所由于没有涨跌幅限制,因此对熔断机制的设定比较完善,分别针对整体的系统性风险与个股波动过大的问题设定“熔断机制”。 芝交所作为美国股指期货的主要交易场所,其熔断机制的设定一方面与纽交所基本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加强了熔断机制的限制,防止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产生过度干扰: 在期货盘前交易时段(夜盘)设置5%的涨跌幅限制。由于现货并没有相对应的盘前交易时间段,因此期货在盘前交易设置涨跌幅限制防止过度放大基差。 日盘交易现货(综合指数)与期货的熔断出发限度一致,且现货若暂停,交易期货同时暂停。 现货采取直接熔断,期货采用跌停板熔断制度。纽交所的熔断机制触发时指数实际下跌幅度可以高于熔断机制的限度(跳空低开情形),但是期货由于实行跌停板后熔断,实际跌幅以跌停板为限,因此并不能超出熔断机制的限度。 期货市场触及熔断限度后存在10分钟的观察期,若观察期打开跌停则不实施熔断,若在跌停价位成交且未打开则实施熔断,若无成交则直接放开至波动幅度到下一级别。观察期提供一个缓冲垫,防止期货市场短时波动导致熔断对现货市场产生不利引导。 可以看到,“熔断机制”已经成为各大交易所防止风险的必备选择,但从具体方案来看美国的设定十分全面,且历经市场考验,实际上无疑走在前列。 (摘自《中国A股市场异常波动报告》,略有删减,以原文为准) 听起来很厉害,但对于像小编这样的金融小白来说,完全听不懂在说什么…… “熔断机制”?什么是“道琼斯指数”?美国股市怎么这么吓人,一天就跌掉了英国体量的GDP?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下跌?所谓的“股票”“金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但对于有投资股票经历的人来说,可能当下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这样的熊市,调整好自己的投资策略,保证最大的收益。 而那些金融届的资深人士可能更对“熔断”现象背后的市场机制、股票制度、投资结构和相关政策更加感兴趣,希望更多地发现背后的问题,对于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今天,为了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满足大家不同种类的阅读需求,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这套金融类图书推荐书单。不管是小白、玩家还是资深人士,你们都会从中找到自己钟意的书! 01投机时代:美国金融的崛起回顾美国金融崛起的历史 小白入门必读! 埃兹拉·沃瑟曼·米切尔著 定价:88.00元 上海远东出版社年1月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长久以来,有这样一个问题存在于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管理者为了迎合短期的财务目标,不惜牺牲公司的长远利益,只为获得漂亮的股价。金融与实业的关系,是如何从最初的“金融服务实业”的口号转变为如今“金融主导实业”的现实?本书回顾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公司及股票市场的制度变迁,从公司法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 本书作者作为美国公司法领域的领先学者,在进行严谨、充分地考据的同时,其叙事手法又使得本书如同一部时代剧,在这部剧中,读者将看到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重要人物——西奥多·罗斯福、伍德罗·威尔逊及众多行业领袖是如何共同推动这段历史的。 美国真正意义上的公司资本主义形成于年至年间。19世纪后期,相互独立的许多工厂俨然是对美国当时工业概貌的凝练。不论工厂规模如何,其权属往往归于几个商业伙伴,抑或归于企业家们与其家族。而它们向巨型企业联合体的转变几乎发生于数夜之间,其股权则间接或直接由广泛分散的股东所有。之所以如此自然有商业上的原因;但所谓“无利不起早”,若非融资方与发起人认识到竟可以通过创设并出售股票牟利,那这些联合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生。由此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形式,投机性的股票市场开始主导美国的商业政策,最终投机经济横空出世。 史学家们几乎深究了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方方面面,将下述内容都囊括其中:美国人生活方式的社会变迁与认知世界的哲学嬗变;科技的突飞猛进以及经济的日新月异;大型企业初现端倪,联邦政府地位日显,国家产业政策频出,劳资议价机制建立;乃至政府层面与大型企业的政治关系也发生转变,法律新型范式得以发展;最终美国得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文森特·P·卡罗索、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小路易斯·加兰博斯、埃里克·F·戈德曼、塞缪尔·海斯、理查德·霍夫施塔特、莫顿·J·霍维茨、莫顿·凯勒、加布里埃尔·科尔克、纳奥米·R·拉莫若、R·杰弗里·勒斯蒂格、拉尔夫·L·纳尔逊、马克·J·露、威廉·G·罗伊、马丁·斯科拉、汉斯·B·索勒里、詹姆斯·温斯顿、罗伯特·H·韦伯等人为我们绘制了丰富的、有关当时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经济、社会、政治、法律、商业与金融等方面的转变。留待进一步描绘的是美国公司资本主义构建的路径:现代大型公司的诞生及由其催生的股票市场,和联邦政府为制衡它们所付出的努力。 笔者所要描绘的历史是地位堪与美国立国过程中的政治话题相当的经济话题。有必要详述这段历史的缘由可谓众多,而仅仅出于理解为何美国公司经济采用现有这种特殊形式本身便已是一个充分的好理由。近来公司经济总处于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的阴霾之下,诸如短期任职的管理层的视角可能有损于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公司的管理层以为股东利益考虑为由将产品成本外化的意愿愈发强烈,等等。投机经济学中,企业管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jt/7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欧洲杯看点啥意大利筑起钢墙御德国战车
- 下一篇文章: RQ一拳说球意甲维罗纳VS卡利亚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