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特评棉花的底气
作者 吴新扬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事业部 本报告完成时间 年3月26日 疆棉禁令的本质还是“ ”的延续,所以这场风波,不单单指向棉花,而是一场对全球纺织业话语权的争夺。 一、为什么支持新疆棉花? 本次HM事件表面来看针对新疆棉花,但国内棉花产量集中在新疆,市场基本自产自销,且因国内产销缺口存在,需要进口美国、巴西等国棉花弥补纺纱产能需求。进而言之,本次制裁更多是针对以新疆棉为主要原料的中国纺织供应链。 新疆不仅为传统纺织重镇——长三角、珠三角、华北和两湖地区提供优质、丰富的棉花资源,保障国民服装、家纺消费需求,也因地制宜发展起来了纺织业。棉花种植业、棉纺织业的发展和运行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少数民族脱贫。站在国家稳定的角度上,新疆位处我国边陲,是我国边防要地,但新疆的极端宗教活动是一个持续许久的隐患。随着新疆棉花种植业、纺织业的发展,民生问题得到解决,也进一步巩固新疆的反恐维稳形势。由此可见新疆棉花种植业、中国纺织业的平稳运行,不仅是国内民生需求的重要保障,也对稳定边疆安全和谐、维护国土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二、“新疆棉花不吃这一套”——难以撼动的中国纺织地位 疆棉禁令最直接的冲击在于中国纺织业。尽管近些年国内纺织业受限于劳动力成本、贸易摩擦和环保压力等因素,纺织产能存在主动向外转移的趋势,中国服装出口在欧美市场的份额也有相对应的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国家在纺织服装供应链上“去中国化”的企图将会得逞。 若在疆棉禁令的严格执行下,全球约1/5的优质棉花供应和约1/3的高效纺纱产能将不再服务于西方市场,然而西方市场在中短期内很难找到能够替代中国的角色。毕竟,凭借从种子、种植、加工到纺纱、织布、印染、制衣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多元纤维原材料供应优势,以及高效的基础物流设施,中国依然在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条中扮演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为世界人民的民生需求服务。 更重要的是,庞大的人口基数、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决定了中国强大的服装消费市场,年中国的服装行业消费额约为2万亿人民币,是全球 的消费国之一,未来这个市场还将继续呈现扩大趋势。中国市场自然是众多国际服装品牌兵家必争之地,从我国服装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国际品牌市场份额占比远高于国产品牌。以运动服装品牌为例,相比于NIKE和阿迪达斯,国产品牌如安踏、李宁的竞争力略逊,受国际品牌的压制占比较低。 在“棉花风波”到来后,如果这些国际品牌未能改变偏见,延续对疆棉的抵制措施,庞大的中国市场也会将其抛弃,国产品牌有望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份额,迎来崛起机会,自然也会承接国内纺织业订单需求。 从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全球各行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新格局,但如今的疆棉禁令,和芯片“卡脖子”、种业战争不同,中国的新疆棉花和纺织业因为有着较为坚实的行业地位,所以我们有着“新疆棉花不吃这一套”的底气。 疆棉禁令注定是一个“昏招”,但是安不忘危,我们需要意识到“世界工厂”的地位不能被取代,作为我们比较优势的核心制造业坚决不能丢,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之际,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仍是中国经济的话语权。 三、情绪发酵带来利空出尽,后市不宜悲观 在本次HM事件发酵前,西方早已经就新疆人权问题针对如棉花、番茄酱等新疆产品进行制裁。从下游纺织业了解到,去年多次有外贸客户明确提出拒绝使用新疆棉作纺织原料的要求,可见疆棉禁令的实质负面影响早已在市场中体现。面对疆棉禁令这一巨大不确定因素下,伴随郑棉从高位下跌,本次事件的发酵进一步放大了棉花市场悲观情绪。短期情绪波动影响大于基本面利空冲击,郑棉价格下跌考验20/21年度皮棉成本支撑位。 现实的悲观情绪进一步反映了当下市场所面临的利空压力:1、欧洲迎来第三轮疫情封锁,对需求的担忧加剧;2、春夏订单结束在即,而秋冬订单尚未大量下达,此前一致性看涨预期下的集中大量备货,贸易商、纺企、织企面临库存压力的消化;3、HM事件对疆棉禁令悲观情绪的放大。 但笔者依然保持乐观。从交易角度来看,市场情绪明显转向,此前一致性看涨预期有了明显松散,大幅调整带来利空出尽。而从供需角度来看,偏紧的形势逐渐出现。供应方面,当前迎来主要棉花生产国播种季,价格下跌进一步削弱了全球边际新增供应的可能性:粮棉比再次回到高位,在美国德州、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玉米对棉花的种植替代可能更进一步。 需求方面,经过了年至年的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被动库存去化明显,但报复性消费仍需进一步观察。在政府管控、疫苗推广下,欧美国家社交经济有望回归,这也将带动服装消费,进而驱动全球纺织产业链补库动力,提振纺织原料需求。对于棉花价格后市运行方向,不应悲观。 作者姓名:吴新扬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 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号:F - 感谢实习生陈家谊对本文撰写做出贡献! 下周一,邀请各位看官朋友与我一起谈棉、访纱、知布。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jt/8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拉尼娜深度专题今年冬天必然来临吗对大豆
- 下一篇文章: 大豆下跌态势趋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