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意大利晚期文艺复兴与风格主义
一起捋一遍西方美术史,仅以《詹森美术史》为参考书 一、概况: 社会背景:年马丁路德开始挑战天主教会,迎来了16世纪宗教改革的浪潮,法国、西班牙、德国的强大势力在意大利半岛上开战,精神与战争带来的压力影响着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改变了艺术进行创作的氛围和艺术赞助的性质。 16世纪晚期,君主与教皇的权力在曾经独立的意大利各城中日益扩大。宫廷是重要的艺术赞助人,君主与公爵们具有相同的品位、偏好,同时具有博学特色。 艺术面貌: 继承:16世纪的艺术家继承盛期文艺复兴遗产,发展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没有一种风格在16世纪的意大利占据主导地位。 发展情况: A.首先为了迎合宫廷贵族的审美,产生了复杂优美的风格主义(就是西方美术简史中的样式主义)艺术。典型特征是对技艺精湛的艺术家们的技巧与手法有很高的依赖性。因而对于风格主义艺术而言,作品的主题与器物的功能通常都不如技巧的水平重要。 B.这时期,盛期的代表米开朗基罗与提香仍然在探索解决图像问题的新方法,并在这一时期转变了自己的风格。 C.地域上: 16世纪初期掀起的新教改革运动在北欧地区迅速传播。新教与天主教对待艺术上存在巨大分歧:传统上,罗马教会肯定绘画教化信众的功能,但教会中的改革压力大增;新教将图绘雕塑视之为偶像崇拜。进而艺术上所受到的影响表现为: a.改信新教的部分北欧地区,如尼德兰,教会赞助艺术的势力变弱,艺术家开始游历于其他国度,没有订件,便自己作画拿到市场公开买卖,因而为适应大众需求,开始出现更加精细的专业分类,出现静物画家风俗画家风景画家。 b.另一方面,天主教地区,天主教会的地位因新教改革而受到威胁,开始坚持控制图像内容与风格,以保证教义上的正确性,在天主教寻区别于新教改革运动的过程中,宗教艺术品日益趋于标准化。 由于战争影响大量艺术家游历于欧洲各国,委托订件大部分来自于宫廷,艺术家的作品折射出强大的食宿经营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mj/11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60帧罗布奥特曼剧场版决定了羁绊的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