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跟着文学云游世界
长达一天的五一假期就要来了,可是它被人为延长到了五天,于是无数场旅行就要发生了,想好要去哪了吗?当然,旅行也可能是人挤人的噩梦,排队,堵车,拍照了事,但是不论现代旅行变得如何商业化、快节奏,旅行永远是充满可能性的。正是如此,我们义无反顾地去了一个崭新的地方。 接下来后浪文学将为你介绍一些关于旅行的文学作品,这些书深入地讨论了搭火车、坐飞机、公路旅行,也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地。 祝您一路顺风,在文学中重新享受旅行的乐趣。 ?? 火车——看看窗外的风景,和陌生的人相遇 《在中国大地上》 “我觉得,中国人别无选择地过着最沉闷的生活,他们干着最无聊的工作,千篇一律地重复着从摇篮到坟墓地的单调过程,而正因为如此,没有比坐火车更让这些人开心的事了。他们喜欢拥挤的车厢,喜欢听人喋喋不休地说话,还喜欢抽烟,喜欢啧啧地喝茶,喜欢打扑克牌,喜欢穿拖鞋走来走去——我也很喜欢这样。一路上我们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窗外的世界在我们的哈欠中擦身而过。” 没有人比保罗.索鲁更懂得坐火车旅行了,这位在世最著名的旅行作家以火车旅行游记闻名,从巴塔哥尼亚的快车到印度的火车大巴扎,他在火车上观察世界,体验不同的国度,而在年,他来到了中国,22条跨越东西南北的火车路线,长达一年的深度之旅,保罗.索鲁用生花妙笔,观察中国大地上的千百风貌。 从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到黑龙江朗乡、新疆吐鲁番西藏拉萨等疆界边陲。他走到中国大地上,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在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里练习口语的年轻人、想去做进出口生意的学生、刚刚经历过浩劫的知识分子……一路吐槽不断,风趣幽默,但也用冷静、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发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与思想变化。 ?? 飞机 ——可以穿越云层 《云游》 我试图用一种新的语言方式来叙述旅行经历。旅行并非是线性的经历:我们从一个飞机场到另一个机场,从一个公交车站到另一个公交车站,这样的经历像是在不同的陆地穿梭。……读者……可以在机场、火车上读这本书。这本书很容易阅读,读者可以根据其喜好的顺序随意阅读书中的章节,可以从一个短故事跳跃到另一个短故事,从一个人物跳跃到另一个人物,当然最终,读者会感觉到这本书的完整性。 ——托卡尔丘克 在全球化的今天,飞行是连接世界的交通工具,无数的航线,不断进化的飞行器,极大改变了我们的旅行体验。这本年诺贝尔得主托卡尔丘克的代表作《云游》,托卡尔丘克的叙述者大部分时间都在飞机上度过(她所描述的世界似乎也已是人们在频繁旅行的世界),她以更具哲思的视角进入现实与历史,不断行动的同时不断观察,漫漫旅途,如粒子穿行在世界之中,成为一切时空里的奔游者。个速写、随想、当代故事、历史传说组成的魔幻之旅,博大又轻盈,如同无声的飞行。 ?? 自驾 ——开车去远行 《狗夫天》 “那是一段很长的路。路上的每个小石子都在挡路,每株青草都在猛长,我们不得不经常停下来坐在草地上休息,两个地方的距离变得越来越遥远,我们被草地、蚂蚁、灰尘,还有渐渐稀薄的夕阳光绊住,任何东西都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我们仿佛被困在了一个由人群的欢呼口哨、夸张的大笑声筑造而成的迷魂阵。” 还有什么比自驾旅行更令人激动,这是最自由的旅行方式,从五十年代的在路上,到现在几十年过去,还有一拨又一拨的人驾驶着他们的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公路上发生无数奇遇。 《狗夫天》是一本中国中老年版的《在路上》,也是一部跨越年龄和社会偏见,重新审视和面对生命的著作,一部饱含岁月的辛酸,却又温情满满的小说。一辆破旧的大众高尔夫,载着在驾校结下忘年友谊的68岁神秘老太张倩影和30岁失业青年陈志勇,从福建去往内蒙的海里大草原,一对忘年之交带着心事和心愿上路,景色和一生都在眼前展开,悲喜交加的故事在眼前呈现,最残酷的故事里,包含着治愈的希望。 ???? 美国 《草叶集》 我在合众国游荡,像活着时一样,每个男女都是我的邻居, 路易斯安那人、佐治亚人和我亲近,我和他们每个人也很亲近, 密西西比人和阿肯色人还和我在一起,我也还和他们每个人在一起, 还是在主干河西边的平原上,还是在我的土坏房里, 还是向东返回,还是在海岸州或在马里兰, 还是加拿大人勇敢地冒着寒冬冰雪愉快地欢迎我, 还是缅因州,或花岗岩州,或纳拉甘西特海湾州,或帝国之州的真正儿子, 还是航行到别的海岸去占领它,还是欢迎每一个新的兄弟, 新老兄弟碰头在一起时,我的草叶也适合他们, 我来到新的兄弟们中间,作他们的伙伴和同辈——现在我来了, 和我一起演戏吧,有不同的角色和场景。 没有比阅读《草叶集》更快抵达美国的方式。 沃尔特·惠特曼,被誉为“最伟大的现代诗人”“最伟大的美国人”。生于纽约长岛,四岁时全家迁居布鲁克林。十一岁辍学,在办公室打杂,先后做过排字工、乡村教师、记者、编辑。年中风后,搬去新泽西的坎姆登,直到逝世。年自费印行《草叶集》,此后三十余年多次扩充修订,生前共出九版,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诗歌思想和风格上的创新,影响遍及全世界。在《草叶集》里,美国大陆的丰饶,民主自由的思想,化身为美丽的诗行,令人难以忘怀。 ???? 埃及 《迁徙的间隙》 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视角,它不同于透过舷窗窥探外部的任何角度,而是变成飞机的腹部并佐证它的轨迹——换而言之,屏幕将无所事事的我们与这架交通工具勾连了起来,赏赐给我们一些虚假的主动权,如果我们也似乎在飞行,如果我们就是飞行的实施者,那也就不存在被动地接受流逝的时空这种说法了,尽管这是我们的错觉,但它仍拥有蓬勃的引力。 无数的历史谜团汇聚在埃及,几千年前的人类文明如此繁荣,让人浮想联翩。博物馆、神庙、金字塔,在《迁徙的间隙》里,名为《迭代之行》的小说用一次埃及之旅连接起无数时空,叙述者在不同时空里穿梭移动,在一次又一次“迁徙的间隙”中重构了小镇少年少女的成长记忆:消失在管道中的童年伙伴,无果而终的露天往事,难以抵达的乐高小镇,舍弃历史的涂涂人…… ???? 东京 《东京零年》 “我关上她的门,沿着走廊跑起来,跑下楼,跑出大厦。跑出阴影,进入阳光。今天早上的阳光太过明亮,阴影太过黑暗,整个城市似乎只拥有黑白两种颜色了。白色的水泥废墟,黑色的空窗户。白色的人行道和马路,黑色的电线杆和树木。白色的金属板,黑色的碎石堆。白色的树叶,黑色的杂草。战败者的白色眼睛和黑色皮肤,战胜者的白色星星和黑色制服。“ 年到年的东京堪称人间地狱,面对占领者美军第二次清算的威胁,恐慌情绪在幸存者中蔓延。各方势力为控制黑市,致使另一场“地下”战争爆发。日本军官和警察凭借改变的身份和虚假的名字意识到他们不能彼此信任。 在这个非同寻常的历史背景下,东京芝公园发现了两具女性全裸尸体,东京都警视厅的南刑警展开调查,随着对案件的深入,他也陷入了令其困扰的记忆中,而这记忆覆盖着一个令人不安的惊人秘密……戴维.皮斯用手持摄影般的笔法,惊人地展现了东京这个巨大都市在损坏时的粗粝和恐怖。 ???? 香港 《危险动物》 “扶手电梯不断涌来新的棋子,我看高空悬着的指示牌显示,下一趟列车还有两分钟就到达—“啊—”乌鸦声再次响起。这回更高昂,像被一指戳在键盘不肯撒手的音符,持续起码五秒,直到头顶广播响起曾志伟的公鸭嗓,“欢迎大家乘坐香港地铁!由于现在是繁忙时段,请大家少安毋躁,列车马上就到啦”,这啼声才骤然终止,仿佛乌鸦嘴巴被强行合上。” 少女感十足的异乡观察,描绘了奇妙的今日香港。这本《危险动物》收录的十一篇小说,浓缩了都市里各种奇妙的遭遇:不断长高的女巨人,蜗居在火柴盒般的屋子里;年轻的准爸爸,为了孩子抵押自己的寿命;在VR眼镜下的世界中试探情欲的男女;被地铁的高速所淹没的、发出乌鸦叫声的女孩;躲藏在公园暗处饲育老鼠的流浪女人……在香港这个超级城市光影的变幻里,透出日常的挣扎、孤独与若有似无的期盼。 ?? 《回归故里》“我已经开始书写的这段“回归故里”之旅不会是一段轻松的旅程,它甚至可能是一段无法完成的精神、社会之旅。但思考过后,我开始问自己,母亲的种族主义倾向和她表现出的对于移民打工者,尤其是“阿拉伯人”一贯的恶毒的鄙夷,对她(一个总能感受到自己地位卑微的社会成员)来说,是否是一种通过贬低比她更加悲惨的人来获得优越感的方式。这是一种通过贬低他人,为自己建立一种有价值的形象的方式,这是一种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方式。” 当回家也成为旅行的一部分,意味着什么,——这本年度非虚构佳作《回归故里》,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结合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反思性社会学著作。父亲去世后,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决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兰斯,重新了解他最初诞生的社会阶层和那群他已经告别三十年的人。他重返过去,回顾家族的历史,回忆童年时身处的工人阶级阶层,回溯了他如何从工人家庭的穷孩子成为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 在这场极为内在又颠覆的心灵之旅中,作者思考了社会阶层、学校教育、身份建立等一系列主题,通过梳理集体决定论中不同个体的命运轨迹,剖析了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个人选择”是如何被影响、被决定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wh/9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微阅读五一宅家读书指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