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昨天已经说了好多了,今天就话不多说直接开始吧!

《地下室手记》版本信息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俄语初版曾思艺浙江文艺出版社版类型虚构文学个人推荐指数★★★★

又是一本老妥的书!为何会读已经不必再赘述了。

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像《死屋手记》一样,是以现实生活为蓝本,高度艺术概括出来的,类似于介绍一样的体裁。但虽然都叫手记,两本书读起来确实感觉差异挺大的。

《死屋手记》描述了一种现代的大部分人都不会有的经历,而《地下室手记》则正相反。它描述的恰恰是大多数人都所经历和体会的一种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或许没有书里描写的那么激烈,波动那么大,那么有戏剧性,但无论你我,都肯定能或多或少在“地下室人”的身上看到我们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说,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另外我看的这一版的翻译非常有特点,很喜欢用中文成语和典故。这个特点我很喜欢,但也有人不喜欢。所以选择版本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

《阅读浪漫小说》版本信息珍妮斯?A.拉德威美国英语初版胡淑陈译林出版社版类型非虚构女性主义通俗文学个人推荐指数★★★★

有鉴于我粗心大意的阅读理解,我在读这本书之前一直以为这本书是分析浪漫小说分类和发展历史的。错的离谱。重点明明在“阅读”二字。

因为成书于年,互联网还没有把世界联系起来,所以本书的研究方法是主要借助了一个美国小镇的读者群为样本,分析“是谁读?为何读?怎么读?”这三个问题。

虽然我开始的时候领会错了本书的主题,但确实因此有了意外之喜。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这本书经受了一次女性主义教育。

因为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展开都比较大,我就不在此展开了,最好还是直接看原文的研究过程。

我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感想就是,千万不能做家庭主妇!(这个言论只代表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并不代表要指导或者指责任何人的任何人生选择!)

我过去只知道家庭主妇这个工作又辛苦又高风险,只是本能的感觉这件事不可行,但这本书从情绪价值的角度,从侧面展现出了家庭主妇在生活中的困境。至少是八十年代美国中产主妇的困境。

只是从阅读浪漫小说这一个角度来分析,都能让人感受到这种生活的绝望和窒息。人还是要进入社会,和社会产生联系才行。

这本书还是推荐的!虽然八十年代距离现在比较远了,但还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反欺骗的艺术》版本信息凯文?米特尼克美国英语初版潘爱民清华大学出版社版类型非虚构社会工程学心理学个人推荐指数★★★

这本书我清晰地记得我是在什么地方种草的。去年在技术公司实习的时候,六月碰上安全培训,第一次知道了社会工程师这个词,也是第一次知道通常泄密都不是通过黑客的技术攻击,而是具有社会工程学技能的黑客骗取了进入公司系统的捷径。

我很好奇社会工程学到底是什么,搜索这个词很快就翻到相关有这本书。当时就很想看。直到今年找到电子版,这本书才被安排上。

这本书名叫《反欺骗的艺术》,其实原版的英文是叫《欺骗的艺术》。我一直都很喜欢看骗子骗人题材的电影电视,觉得真的非常巧妙。所以书的内容也非常对我胃口。那里面列举的骗取信息的方式真是一套一套的。从每个方法上,作者会先举例一个场景,然后分析为什么骗子会成功,然后指出如何改进流程和制度避免。因为作者本人就是个非常著名的黑客,所以内容还是很有信度的!

虽然如果有人诚心要骗你很难不上当,但多点这方面知识,能够心里留一点警惕,终究是好的!

《冠军早餐》版本信息库尔特·冯内古特美国英语初版董乐山译林出版社版类型虚构文学个人推荐指数★★★★

冯内古特作为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我打算一年看两三本他的书,不能快了。这样这种快乐就可以被延长。

冯内古特的书一直这么不按常理出牌。这本书故事情节很简单,配上老冯那特有的轻松调调和他手绘的插图真是别有风味。

虽然表达上比较轻松,但故事的内核还是比较沉重的。

我喜欢冯内古特就是这个原因,他可以把一个好沉重的故事说得好开心好幽默,但读者和作者心里都清楚,这并不是个开心的事。这可能和我自己处理事情的态度也有关系吧!我一紧张就忍不住一直开玩笑,所以有些比较肃穆的场合都留下了我的各种玩笑话……

有些玩笑就是这样的,明明知道这样的话不合适,但就是会因为言语中的冒犯性而忍不住发笑,这个原理估计和脱口秀那种差不多。

冯内古特反正是邪典作家,喜欢的人爱死,不喜欢的人完全无感,所以我也就不再另外推荐了,毕竟他就是我永远的神!

《赫拉克勒斯之柱》版本信息保罗·索鲁美国英语初版薛璞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类型非虚构游记个人推荐指数★★★★

这本书是著名的游记作者保罗?索鲁在年的作品。作者从海峡一边的赫拉克勒斯之柱出发,沿着顺时针方向环游地中海十六国一圈,最后到达海峡对岸的相对的另一赫拉克勒斯之柱结束。

要说游记,好歹年之前我也是个“旅游游记博主”,因此抱着两个目的看的这本书:一是想看看这种非常畅销的游记作者是怎么写游记的。二是,疫情以后已经很久没有旅行了,看看游记,回忆一下过去,展望一下未来,过过干瘾。

我虽然在欧洲好多年了,地中海国家又确实是气候宜人的旅游胜地,但地中海国家我基本都没去过,因为总觉得未来肯定有机会去,但中东欧如果现在不自己去,以后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机会去了。所以作者游历的这十六国里,我只去过土耳其。

这样的游记作者写游记和游客是完全不一样的。他的目标是更多的接触当地社会和人,尽量用自己的文字去做当时当地人文社会风貌的记录,按照“未来历史学家对这个时代进行研究时可以作为参考资料"的标准来写作。所以如果想要得到什么旅行建议,这本书肯定既过时又不对劲。但转而从社会人文的角度看又很有趣。

因为作者是美国人,这本书又成书在九十年代,所以不可避免的,在描述战乱或者独裁地区的时候,笔调会让人觉得“很美国”,让人略微火大。

作为精神代餐来看,这本书可以翻翻。

这个月的分享就是这样了。

经过两个月的实验,我发现在读书这件事上做计划好像确实不太适合我。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和新书不期而遇,不知道什么时候想读的书才能完成电子化并上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哪种草了某个作家或者某本书。

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计划也只能做个大概。

五月目前读完了一本《必须找到阿历克斯》和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比较确定的计划是把手头在读的《埃梅短篇集》和《焚毁书籍》看完,可能再读几本悬疑推理。

计划目前就是这样。非常明显的,我又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扔下了。这段历史又距离现在时间很远,又特别复杂,人物特别多,地名还老变。人有时候是要承认自己的能力有局限的吧!

好了,朋友们,下个月见!

如果喜欢我的读书报告可以点击最下端的图标,浏览更多我的阅读推荐。

CINDYCUI

如果喜欢这篇,请多多给我留言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dx/9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