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手足癣医院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8593664.html

文艺周报Volume41

凤凰网读书文艺周报:盘点国内外文化新闻,在碎片化信息洪流里,留下值得被记录的部分。

过去两周文艺关键词有:期刊发表“熟鸡蛋可返生孵小鸡”:把大众的智商碾在地上摩擦;舒乙告别会举办;明十三陵中的康陵对外开放;十几部电影“挤”在五一档:谁能创造票房神话;故宫展览请柬被炒到元,游客的热忱推波助澜;国民阅读情况摸底:年人均读书不足五本、诗意难抵现实……从本周开始,我们开设一周荐书栏目,为大家推荐优质新书,本周重点推荐为《重走》和《认识世界》。

#一周荐书

新书《重走》《认识世界》出版:为探寻真理而奔赴

止庵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再版

近年来,一些中国写作者开始将行走作为连接思想与行动的方法,并在游记中记录他们对沿途的观察与感受、对历史与今天的思考,如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罗新出版的《从大都到上都》、最近再版的保罗·索鲁的《在中国大地上》,以及去年出版的《失落的卫星》。写作者们在书中都赋予了一段旅程以丰沛的情感意蕴与文化色彩。

近期出版的作家杨潇的长篇非虚构作品《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中,作者重走了当年闻一多、袁复礼、穆旦等所在的湘黔滇旅行团从长沙迁徙至昆明之路。书中,作者通过第一视角的叙述,让读者得在这条先贤们曾走过的道路上听鸟叫、虫鸣,看牛羊、花草,在河流、岩壁、古桥间,与沿途的各类人群交谈,领略中国南部的人文、风光。作者换一种观看方式,将目光转向国内,用脚丈量广袤真实的大地。作者认为,这是现实中非典型的公路徒步与历史上知识人的流亡之旅交织、对话、共振,层累的、不同的“中国”缓缓浮现。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杨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5

世纪文景本周“上新”了一本名为《认识世界》的哲学书,不同于一谈起西方哲学中的柏拉图、苏格拉底等先贤就让人觉得艰涩与味同嚼蜡,这是一本很有趣的哲学书。

陈嘉映也说过:“哲学起于日常,但超越日常。在追问意义和真理的过程中帮我们发现问题,社会的问题,人的问题,时代的问题,宇宙、人生、自然等之间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认识世界》中呈现的是一幅不同于教科书的图景,作者在书中首先呈现的是对一切的怀疑与思辨,作者在前言中写道:

“人们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危险中——即将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视为某个特定的哲学流派或者思想学派的代表。然而如前文提到的,按照他们的自我理解,绝非如此。他们不像后来的哲学家那样,努力强化自己的标签、自己的历史身份,而是围绕世界整体而努力。柏拉图既不属于柏拉图学派,也不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笛卡尔不为笛卡尔主义锻枪铸剑,而是为探索这个世界费心劳力,别无他选。对于一部哲学史的作者而言,这就意味着,要万分谨慎地避免对历史做出归类、贴上标签。那种分类编目的做法常常极为轻易地就掩盖了他真正想要揭示的东西。”

此外,作者也希望在叙述中获得一种整体性,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ly/9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