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6日,世界杯1/8决赛,意大利与澳大利亚战至最后时刻。只见格罗索突入禁区倒下,裁判直指十二码,随后托蒂一蹴而就,为少一人作战的蓝衣军团在读秒阶段锁定胜局。那场比赛,黄健翔留下了中国足球解说史上最经典的一段解说,“伟大的左后卫”和“马尔蒂尼生日快乐”变得家喻户晓。

年6月26日,欧洲杯1/8决赛,小组赛势如破竹的意大利遭遇奥地利的顽强抵抗,甚至一度有输球风险,比赛被拖入加时,蓝衣军团才依靠替补登场的基耶萨和佩西纳的进球拿下胜利。这场比赛,意大利左后卫斯皮纳佐拉当选官方评选的最佳球员,难免让人想起15年前的那段往事。

同样是世界大赛1/8决赛,同样是小组赛顺风顺水,也同样是鏖战到最后才取得胜利,跨越15年的两战,似乎有一种冥冥中注定的意味,这当然不是说意大利就一定是今年的争冠大热门,但一些传统多少还是会被传承。尽管这支意大利星光暗淡、颜值不再,他们依旧会在淬火中不断成长。

是的,年可以说是意大利足球划时代的一个分割线。无缘俄罗斯世界杯,让“千古罪人”文图拉下课,世界冠军功勋一代集体退隐,而之后不久,曼奇尼临危领命,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故事。用了三年时间,现在这样一支意大利才呈现在人们面前。很多球迷只知意大利发生改变,却不知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事实上,曼奇尼刚接手意大利时,球队还处于“后文图拉时代”,防守防不住,进攻又便秘,赢球总是要费劲波折。年底开始,曼奇尼开始以维拉蒂和若日尼奥的技术流双核打造框架,球队也逐渐向传控足球靠拢。年欧预赛,年欧国联和年世预赛的意大利,大抵是在一个框架下进行人员磨合。

由于刻板印象根深蒂固且确实没有在大赛证明自己,即便是大赛型意大利球迷也很少了解曼奇尼的球队所发生的变化,这种“信息差”最终为意大利本届欧洲杯小组赛的惊艳发挥打下基础——如果你亲眼见证蓝衣军团的蜕变,你会发现小组赛三战全胜进7球丢0球,只是这支球队的“常规操作”。

然而,意大利之所以能够在预选赛和小组赛如此顺风顺水,确实是因为大赛淘汰赛和“普通比赛”从来都不是一个级别的战场。从根本上说,意大利阔别世界大赛五年,球队中除博努奇、因莫比莱之外的大部分球员都未曾受到欧洲杯的熏陶,第一次经历“输球即死”的阵仗,很容易无法发挥真正实力。

与奥地利一战,意大利的弱点就被完全暴露出来。正是由于他们小组赛踢得太顺,战术可以说是“透明”的,面对奥地利这样小组末战“起死回生”的强硬对手,被针对性克制就显得无比正常。意大利在上半场前35分钟确实掌握主导并打出两次破门良机,只可惜巴雷拉近距离射门被扑,因莫比莱的远射也擦柱而出。

易边再战,奥地利防守反击的战术贯彻得更加游刃有余,久疏战阵的维拉蒂出球偏慢偏软,不断给对手打快攻的机会,阿瑙托维奇一度完成破门,但VAR裁定越位,救了意大利一命。在进攻端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曼奇尼竟然直到第83分钟才换上贝洛蒂和基耶萨,这直接让球迷们在下半场尾声阶段看到了熟悉的意大利——防线摇摇欲坠,可,就是不坠。

或许,在常规时间行将结束时,曼奇尼的计划就是在加时解决战斗,因为奥地利虽然勇猛,但阵容深度不及意大利,这就能给蓝衣军团极大的操作空间。于是,在加时赛的上半场,我们看到基耶萨和佩西纳两度将对手防线击破,如果不是迪洛伦佐长途奔袭过于托大贻误战机,意大利险些打出“最低消费”。

意大利的不幸,是遇到了奥地利这个身体和精神属性爆棚的对手,后者不仅加时赛下半场将蓝衣军团分钟不失球的金身打破,还将进攻战火燃烧到最后一刻;而意大利的幸运,也是在淘汰赛首轮遇到奥地利这个整体实力并不算强的对手,对于大部分初次参加大赛淘汰赛的意大利球员来说,这是欧洲杯赛场完美的一课。

作为一名意大利球迷,笔者亲临现场观看了这样一场跌宕起伏的欧洲杯淘汰赛,意大利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大概就是如此矛盾——他们十分强大,但还不够强大;他们经历了很多,但还远远不够。因此,这样一场鏖战是在为意大利敲响警钟,更是一次完成升华的契机——接下来的对手,实力可要远强于奥地利。

任何事情都有着两面性。欧洲杯之前,舆论极度看轻意大利,这卸下了他们的包袱,得以尽情发挥;小组赛之后,媒体盛赞意大利,无形中增加了球员的压力。如此看来,零封金身告破未必是一件坏事,没有球队能够永远零封,不如丢掉这样一个心理枷锁,好好总结比赛重新来过。

无论意大利的比赛是否顺畅,欧洲杯这一夜的故事都足够精彩,丹麦四球大破威尔士,写就全新童话,奥地利鏖战分钟倒在强者脚下,已然赢得尊重。不管人们怎么评述这些故事,一个事实就是——精彩纷呈的欧洲杯淘汰赛,它真的开始了!

本文仅表达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商务合作请加

文中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ly/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