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被称为“拉美沙特阿拉伯”。根据BP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年委内瑞拉已探明石油储量47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7.7%,超过沙特阿拉伯(36.6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资源国。该国曾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在拉美地区的地缘政治,乃至国际政治中掌握了许多重要的话语权。然而,长期以来,石油出口是委内瑞拉政府财政收入和外汇的最主要来源,石油出口收入在该国出口总收入中占比高达95%,与石油相关的工业产出占GDP的25%。这样一种主要依靠石油资源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委内瑞拉长期患有“荷兰病”,被“资源诅咒”现象困扰。可以说,委内瑞拉“成也石油,败也石油”。1 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开发的历史概况   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开发至今已走过近年的风雨历程,其间伴随着委内瑞拉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变化以及石油产业和市场行情的发展而跌宕起伏。1.1 石油资源开发的迅速起步(-年)   早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附近就发现了石油,当地土著人将其称之为“梅内”,意为大地的汁水,用于修补独木舟和制作火炬照明,甚至还用来治病。该国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之后,马拉开波湖周边自然渗流的石油引起了西班牙人的注意。年,西班牙人运走委内瑞拉的石油,将其作为药品献给西班牙国王。在16世纪,薪柴、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中占主导地位,世人渴求黄金和白银等矿产资源,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在随后多年中并未得到现代意义的规模开发。   直到年,美国人埃德温?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钻出了第一口油井,开始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石油,揭开了世界现代石油工业的序幕。年,委内瑞拉人曼努埃尔?普多利在西南部塔奇拉州边境地带钻出了该国第一口油井,成立了第一家石油公司——塔奇拉石油公司。-年,塔奇拉石油公司开始在委内瑞拉安第斯地区生产石油,在拉?阿奎特腊纳油田钻成4口油井。但该公司缺乏开采石油的技术和资金,通过人力挖坑、用桶提捞石油,每天仅生产石油40加仑。为了找到和开发更多的石油,19世纪末,委内瑞拉政府开始引入特许权机制,年,美国人霍拉希奥?汉密尔顿从委政府手中承租了帕里亚半岛、苏克雷州和阿马库罗三角洲的大片土地,创建了纽约与贝尔穆德斯沥青公司,并于年在瓜诺科地区开采出石油。   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参与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开发。年,胡安·文森特·戈麦斯发动政变,建立了长达27年的考迪罗统治。戈麦斯通过集权统治使国家成为个人的封地和庄园,疯狂掠夺石油财富。为了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他通过立法确保特许权机制的有效运作。同年,拉美地区另一石油生产大国墨西哥爆发革命,导致大批石油生产商和大量外国资本涌入委内瑞拉。-年,英美石油公司分别在苏利亚州和瓜诺科地区获得石油开采权。年,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与戈麦斯政府签订了为期10年的石油开采合同。年2月,该公司在马拉开波湖东南部发现了梅内格兰德油田,成功钻成委内瑞拉第一口商业油井,即苏马克1号油井。年,该公司在马拉开波地区铺设了委内瑞拉的第一条输油管道。同年,委内瑞拉石油产量约12.5万桶,并开始出口石油。由于当时世界石油生产中心和资本涌入重点是美国,即墨西哥湾地区,直到一战结束时,委内瑞拉还未成为石油供应大国。年,委内瑞拉年产石油仅万桶。   这一切在20世纪20年代发生了改变。年,委内瑞拉壳牌石油公司在马拉开波湖畔的拉罗萨油田洛斯巴罗索斯第2号油井发生井喷,10天之内日喷原油10万桶,轰动了全世界。年,壳牌集团又在拉罗萨油田以南约30千米处发现拉古尼亚斯油田,同年委内瑞拉出口石油达到约万桶。20世纪20年代末,该国又先后发现基亚华纳油田和巴查开罗油田,并与拉罗萨油田、拉古尼亚斯油田连片组成一个整装特大油田——玻利瓦尔油田。年,委内瑞拉年出口石油超过1亿桶,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生产国。-财年,委内瑞拉出口石油升至.2万吨,价值万玻利瓦尔,石油出口已占委全部出口收入的76%,政府财政收入的50%来自石油工业,石油已经成为委内瑞拉的国民经济支柱。   这一时期,委内瑞拉的石油开发方式较为落后,考迪罗集团为了自身利益通过特许权机制的形式出让石油利益,导致石油开发逐渐被外国石油公司所掌控,这也为日后委内瑞拉资源民族主义的兴起埋下了伏笔。但客观上,考迪罗集团和外国石油公司也促进了委内瑞拉石油开发,使其得以迅速起步,仅用40多年时间就让委变成了世界产油大国,随后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1.2 石油资源开发的平稳时期(-年)   这一阶段近30年的时间里,委内瑞拉发生多次军事政变和流血冲突,国内政局较为动荡。委石油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年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外国石油公司继续通过特许权机制攫取和掌控委的石油资源。由于该国石油资源开发存在资金、技术等先天性不足,在独裁统治和外国石油公司的推动下,委石油开发基本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   年,经过学生运动和流血冲突,戈麦斯独裁统治被推翻,然而年戈麦斯再次发动政变重新上台。-年爆发了世界经济危机,委石油开发受到一定程度冲击,石油出口值从-财年的6.亿玻利瓦尔,降至-财年的5.亿玻利瓦尔。年戈麦斯病逝,长达百年的考迪罗时代结束,委内瑞拉开始进入了现代化的时期。石油工业也很快摆脱了国内政局动荡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20世纪30年代中期,埃莱亚萨?洛佩斯?孔特雷拉斯政府提出了“播下石油种子”的口号,致力于发展石油工业现代化。在洛佩斯政府的努力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重新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到20世纪30年代末,委内瑞拉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苏联的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占出口贸易总额的百分比由年的1.9%猛增到91.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为了稳定、安全、便捷地获得石油,英美等西方石油公司更加重视中东和墨西哥湾地区的石油开发和生产,委内瑞拉在石油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而外国石油公司,尤其是英美石油公司实际上掌控着委内瑞拉的石油生产和开发。虽然委内瑞拉并未卷入战争,但战争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委内瑞拉石油开发进程。整个二战期间,委内瑞拉石油产量仅增加了1倍。   就在西方石油公司忙于在中东和墨西哥湾为战争生产更多石油的时候,委内瑞拉做出了一个对其石油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年,在梅迪娜?安加里塔政府的游说下,委内瑞拉国会通过了《碳氢化合物法案》,提出了石油开发利润平分制,废除与外国石油公司当时的部分协议与合同,停止租让新的油田,对已租让的油田确定了50年的归还期。委内瑞拉与外国石油公司此后不再签订新的油田租借协议与合同,双方原先签订的三分之一的合同与协议被废除(因为实际对当时的合同与协议只能做部分调整)。从法律上,委内瑞拉政府和外国石油公司已成为平等的合作者,这成为日后委内瑞拉以国有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民族主义兴起的前奏。   二战结束以后,政变上台的罗慕洛?埃内斯托?贝坦科尔特?贝略提出,加快进口替代工业化进程,积极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石油工业的干预,委石油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政府在年《碳氢化合物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税法,规定外国石油公司必须缴纳石油利润的50%,提高各种使用费及税收,使政府收入等于石油公司在委内瑞拉的净利润。同时实施“石油播种”战略,降低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用石油收入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尝试改变依赖石油工业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努力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石油开发关系的首次尝试,然而由于政局不稳定等因素并未获得成功。   年,佩雷斯?希门尼斯发动军事政变上台。在其长达十年的统治时期,委内瑞拉石油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20世纪50年代,外国石油公司仍然控制着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尤其是上游工业。例如在年,美国的石油公司控制了委内瑞拉万公顷的石油租让地,英国的石油公司控制了万公顷的石油租让地。为改变这一状况,委内瑞拉做了进一步努力,为下一步夺回石油主权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时任发展部长的佩雷斯?阿方索做出决定,委石油工业应当“收益于运输、提炼和销售”,并收取以石油为实物的使用费,石油将在世界市场直接出售。此举初步打破了外国石油公司对委石油工业下游的垄断。“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委内瑞拉这一国名具有了新的意义,人们可以与之直接谈判购买石油。掩盖石油销售的神秘幕布被揭开了。盎格鲁?撒克逊人垄断石油销售权和秘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作为交换条件,各种租让权的有效性问题被暂时搁置,当时的租让权得到确认和延长,并批准外国石油公司进行新的勘探。-年,外国石油公司在委内瑞拉连续发现了休达、孙特罗、马拉、拉马尔、拉戈等大型油田。这样一来,玻利瓦尔油田已横跨马拉开波湖的东岸陆上和湖中水下,总含油面积达到3平方千米,可采储量约亿桶,成为除波斯湾、西西伯利亚之外的世界第三大油田群。年,委石油产量达2.57亿桶,出口石油2.49亿桶。到年,委石油产量上升至10.14亿桶,出口9.4亿桶。随后,重新上台执政的贝坦科尔特政府制定新税法,规定凡是资产超过万美元的外国石油公司必须按65%~70%额度缴税,为打破外国石油公司对委石油工业垄断做出进一步努力。   这一时期,委内瑞拉的石油开发虽然受到国内和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但基本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该国通过一系列措施初步打破外国石油公司对石油开发和生产的垄断,为下一时期全面夺回石油主权,在世界石油地缘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进入石油开发的黄金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1.3 石油资源开发的黄金时期(-年)   从外国石油公司手中夺回石油主权、保护石油资源是这一时期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开发的重点,该国在内政外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努力,并取得了成功。   一方面,委内瑞拉积极开展石油外交,加强与石油生产国之间的联系。20世纪60年代早期,委便派出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阿拉伯联盟石油会议。最重要的是,年委内瑞拉与中东产油大国共同创建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中东产油国一道协调石油政策,商定原油产量和价格,采取共同行动反对西方国家对产油国的剥削和掠夺,保护本国石油资源,维护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委政府加强国内体制机制建设,内政外交相互配合,对外国石油公司实行国有化,完全夺回石油主权。年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成立,政府开始参与石油资源开发。同时进一步改革“利润平分制”,不断提高对外国石油公司所得利润的提成,年提成比例达到66%,年达到89%。年,委政府修改石油产业政策,使政府可以更多参与石油产业财务管理,包括颁布《第号法令》,将国内石油市场中三分之一的供给任务分配给PDVSA;修改石油相关税收体系;改革烃产业法,用承包合同替代租让制,确保国家从石油产出中获得最大利益。年,委内瑞拉从美国的石油公司手中夺回了石油标价权,打破了长期以来由美国操纵石油价格的局面。年,委内瑞拉颁布《石油资源保护法》,规定在年之前把外国石油公司在委全部财产无偿收归国有。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委内瑞拉与中东产油国在OPEC机制下,协调石油政策,对偏袒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并对在本国的外国石油公司实行国有化。   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导致委内瑞拉提亚华纳轻质原油的价格从年的每桶11.44美元上涨到年的36.84美元,涨幅高达%。这为委内瑞拉政府带来巨额收入,也为国有化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年,委政府成立了一个旨在推动并完成石油产业国有化的全国委员会。年政府向国会提交石油国有化草案,并得到参众两院的批准。该法案规定,国家将控制石油勘探、开采、加工、提炼、运输、储存,以及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国内外贸易,收回外国石油公司租用地及厂房设备等。年《石油国有化法》生效,委内瑞拉政府以11.1亿美元的代价将19家外国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全面接管石油业,从此结束了50多年来外国公司对委内瑞拉石油工业的控制。   -年,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国际原油价格再次震荡性上涨。年,提亚华纳轻质原油保持每天万桶的出口量。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达到顶点,委轻质原油也涨到了每桶64.47美元,是国际基准原油价格最高水平的两倍,也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的5倍。同年,委政府实现完全拥有石油产权,委内瑞拉石油国有化完成。   年,委内瑞拉共发现57个油田,石油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委内瑞拉不仅从外国石油公司手中夺回了石油主权,而且得益于油价上涨获得了巨额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委内瑞拉凭借石油首次真正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开发进入了黄金时期。然而,由于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开发一直依赖外国石油公司的资金、技术等,国有化也给石油工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年委石油生产达到峰值,产量13.53亿桶,出口12.66亿桶,此后石油产量开始下降,年降至10.86亿桶。委内瑞拉由世界第三大产油国降至第五,石油产量仅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4%。在此期间,委内瑞拉政府沉溺于高油价之中,未能利用巨额石油收入引导经济多样化发展,随着非OPEC产油国的崛起和国际石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油价开始进入低迷期,委内瑞拉石油开发进程也进入了低谷时期。1.4 石油资源开发的低谷时期(-3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委内瑞拉遭遇金融危机,经济严重衰退。政府改变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减少对石油产业的宏观调控。两次石油危机和非OPEC产油国的崛起,导致国际石油工业格局和市场发生变化,油价进入又一轮低迷期,委内瑞拉石油开发也进入了“寒冬”。   年国际原油价格开始直线下跌,到年,委轻质原油价格已跌至每桶19.33美元,比年下降了近四分之三。石油产量也呈现阶梯状下降态势,年降至万吨,仅为历史峰值的42.6%,是40余年来最低水平。随着OPEC整体元气恢复、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委内瑞拉于5年开始开放石油部门,允许PDVSA与私营公司合作经营,并于6、7和8年向国内外石油公司成功拍卖边际油田,委内瑞拉石油产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6和7年分别增长7.7%和9.5%,8年达到第二次历史峰值。20世纪90年代末期,委仍保持着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和西半球第二大石油生产国的地位。   然而一切都是昙花一现。7年7月,从泰国引爆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金融动荡,也给委内瑞拉经济特别是石油工业带严重冲击。罕见的暖冬和世界石油供应的不断增加,使委内瑞拉石油对北美出口骤减。8年,每桶原油平均价格为10.6美元,比7年低5.7美元。9年委轻质原油的价格已跌至每桶11.08美元,相当于年前的水平,几乎接近委石油开发生产成本。为应对油价下跌和金融危机,OPEC成员国达成减产协议,从8年3月到9年3月三次削减石油日产量65万桶,日产原油减至万桶。1年,乌戈?拉斐尔?查韦斯?弗里亚斯政府通过新的石油法,高调重提国有化,并制定《1-6年石油发展规划》,规定在石油合作项目中,PDVSA须占股份51%以上,同时将油田使用费率从16.7%提高至30%,并加强对现有石油资源的开发、经营和利用,通过发展天然气、石化等减少对石油出口的依赖。然而,委内瑞拉因国内政局动荡而再次陷入困境,2年委爆发石油工人大罢工,造成石油产量急剧下降。到3年1月,日产原油只有60万桶,石油生产和出口几乎全部中断,石油开采和炼油业务也全部停止。END■本文节选自《国际石油经济》年第8期文章《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开发的历史透视与前景展望》,作者张帅。国际石油经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jt/7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