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里斯婚外情曝光,丑闻不断媒体生涯同样
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这几天,要论头条新闻钉子户,鲍里斯称第一没人敢称第二??3月28日,英国《镜报》爆出大瓜,英国首相鲍里斯曾与一位女商人维持了4年的婚外情。女主角名叫詹妮弗·阿库里,当时还是一名商科留学生,因为担任鲍里斯竞选团队的志愿者,两人得以相识。根据最新爆出的猛料,鲍里斯曾趁着妻子不在,和詹妮弗在他家沙发上做了那件事…偏偏祸不单行,这边婚外情的瓜还没消化,那边未婚妻的瓜也持续发酵。4月1日,鲍里斯未婚妻西蒙兹,因一动物慈善机构财务管理不当问题遭调查,并且该慈善机构还与鲍里斯有密切关系。而在此之前,她因为“后宫干政”,已经引起了一波民愤。唉,家务缠身丑闻不断,小鲍这回可能是真摊上事了。不过,虽然感情里当渣男当得心安理得,但他对新闻理想,却是有内疚的。大家都知道,小鲍以前是干记者的,先后就职《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从业期间是英国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他的写作以媒体评论为主,创作涵盖许多不同体裁的作品,包括新闻报道,评论,小说,日记,通俗历史和人物传记等。据英国《独立报》报道,2月23日,鲍里斯前往伦敦南部一所学校参观访问。面对一群学生提问时,他首次谈及了放弃媒体职业,转业从政的原因:鲍里斯在接受采访时称,记者“总是在辱骂”他人,“内疚”让他放弃该职业,投身政治。他表示:“记者是一份很好,很棒的工作。”“但问题是,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总是在辱骂别人或者攻击别人,并且不是出于你的本意,而是你想要批判。”“有时你可能会为此感到有点内疚,你可能没有站在你要批评的人的立场上思考。”“所以,我想我应该试试(政治),这就是我投身政治的原因所在。”然而,这番解释却没能让网友买账,甚至有人直接把他老底都挖了出来??“他没说他因为编造引语被《泰晤士报》解雇了吗?”的确,鲍里斯整个媒体职业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年,13岁的鲍里斯·约翰逊考入了伊顿公学,在这里,鲍里斯接受了标准的精英思想洗礼。同样,鲍里斯对新闻工作的兴趣,也在这个时期表现出来。他顺利争取到了校报《Chronicle》编辑一职,通过这个职位,他个人魅力和聪明才智得到了展现。不仅提升了在自己圈子里的地位,还和出身远超自己的贵族阶级同学,结下了人脉。后来他顺利进入牛津大学,并在大学时期谈了第一个正式的女朋友——贵族出身的牛津校花AllegraMostyn-Owen,成为他混乱情史的开端(点击回顾)年鲍里斯从牛津大学毕业,当时恰逢管理咨询顾问公司兴起。鲍里斯也投身时代浪潮,在LEK咨询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年薪1.8万英镑。但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不适合做咨询顾问的工作,于是他靠着学校积累的人脉和母亲那边的背景,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份记者工作??年年底,鲍里斯正式成为《泰晤士报》的一名实习生。但万万没想到,这段在《泰晤士报》实习的工作经历,会成为他记者职业生涯中极大的污点。刚开始的时候,领导让他长期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底层初级重复工作。可想而知,这对于鲍里斯这样在学校当惯风云人物的人来说,是非常压抑的。大概是为了打破这种死气沉沉的局面,有一次在写一篇和爱德华二世相关的文章时,为了增加可看性,鲍里斯在文中加了一段非常煽情的描述。并且,还引用了鲍里斯的教父、牛津大学博士ColinLucas的一段话,但实际上Lucas并没有说过这段话。当事人Lucas知道此事后,自然是非常生气,因为这严重影响了他作为学者的专业性。《泰晤士报》的报社领导知道情况后,决定解雇鲍里斯。遭到解雇后的鲍里斯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很快找到了新的工作,这一次是在《每日电讯报》。这家报社的氛围不像《泰晤士报》那般拘谨,反而更适合鲍里斯,能包容他这种聪明的怪咖。他当时的同事QuentinLets评价鲍里斯时说:“他极其努力,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常规的记者不一样。”“他本质上不是个新闻工作者,总是试图寻找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一年以后,鲍里斯的事业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机。《每日电讯报》布鲁塞尔分部出现了职位空缺,鲍里斯积极地争取了这个机会,并于年3月前往布鲁塞尔就职。在来到布鲁塞尔后的几年内,鲍里斯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模式,并被其他媒体纷纷效仿。他文风幽默,擅长以搞笑的方式,把原本拿不上台面的立场表达出来。而鲍里斯真正的天才之处在于,他敏锐地意识到,必须和主流观点“唱反调”才能出名。于是他成了著名的欧洲怀疑论者,这个观点在那个时候还是很罕见的,但大约五年后就变成了主流观点。因此,鲍里斯也成为了唯一一个,通过这个立场在民众中引起情感共鸣的媒体人。“唱反调大王”鲍里斯,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媒体人,文章影响力和分量越来越重。很快,年5月,鲍里斯迎来了他记者生涯中,最具爆炸性的文章。他笔下一篇名为《德洛尔计划统治欧洲》的文章,被丹麦国内党派利用,最终使丹麦在当时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上,投下了反对票。毫无疑问,鲍里斯的行为引发了大量争议,甚至连他部分支持者都开始倒戈抨击他。但鲍里斯自己似乎不以为然,甚至直到十年后他再谈起此事时,仍然非常得意。年,鲍里斯带着种种争议,离开布鲁塞尔,返回伦敦。回到英国后,他仍然在《每日电讯报》任职,年仅30岁,就成为助理主编及首席政治专栏作家。年,经过多番尝试后,他最终被选为北威尔士劳动党安全席位南克维德党的候选人,开始了从政之路。细品鲍里斯的记者生涯,不难发现外界的种种质疑,都丝毫没能改变他的文风。他曾在年6月25日发表的文章上写道:“来自炎热的马托格罗索的黑鬼们,让英国人陷入了两难境地。”以及:“英国女王爱上了英联邦,因为这能让她经常享受到一群摇旗呐喊的黑鬼们的欢呼。”不仅如此,鲍里斯“荒诞且无害”的文风,还体现在他写作生涯中著名的著作里: 《借我双耳》 这本评论集是鲍里斯最有深度的媒体评论,也是了解他的“欧盟观”发源地。其中,有一篇评论意大利避孕套工业的文章。因为意大利人的骄傲,把避孕套的直径尺寸多加了一毫米,结果与欧盟标准不符,导致意大利避孕套行业受到钳制。他则在文中拿意大利人开涮,写道:“意?利橡胶产业,因制作的安全套尺?大小?触犯了欧盟原则。”尽管如此,荒诞派的鲍里斯,也有正经的时候:《丘吉尔精神》 年,丘吉尔逝世五十周年,鲍里斯出版了这本著作,向他的政治偶像致敬。此书可以说是鲍里斯的自我激励之作,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21世纪英国面临重大内外挑战之际,鲍里斯在所崇拜、敬仰的丘吉尔身上,所得的个人感悟与对当下的反思。这些感悟与反思,对任何一位想要弄明白英国历史与现状的人,都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时任英国政府新闻秘书的RichardStagg爵士,曾这样评价:“鲍里斯和其他媒体人最大的区别是,他的文章不客观,充斥着自己的判断和政治目的。”而时至今日,对于那段媒体生涯,鲍里斯用了“内疚”二字总结,难免引发人们对媒体正义的思考。所谓媒体正义,英语有个词,”trialbymedia”译为"媒体审判",可以说,是典型的现代版媒体正义。从古至今,流言蜚语在社会上,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杀伤力。大部分民众懒得思考,对道听途说的信息,缺乏甄别分析的能力,往往人云亦云。结果导致最荒谬的流言,具有了最广阔的市场,达到最直接的目的。“浮躁”的记者写出了“浮躁”的新闻,缺乏独立判断力的读者则深信不疑,只会盲目跟风地发出指责和谩骂的声音。媒体从业者们手中的笔,从来都是引导公共舆论的利器。如今的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言论表达随着公众的广泛参与,而呈现观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加大了谣言滋生和网络暴力产生的可能性,因此媒体正义就显得越发重要??可想而知,对于选择媒体相关职业的人来说,提高社会热点的敏锐度,以及专业文字表达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英国的传媒业无论是在业界,还是世界上的口碑和声誉,都有目共睹。如果说,美国传媒更贴合时代,那么英国的传媒则更传统和扎实,能学到传媒的根源和基础。不仅如此,根据最新的QS世界院校排名榜单,英国已经有两所院校,跻身传媒专业世界前十??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 世界第三,全英第一 地处文化氛围浓厚的伦敦,LSE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优质的传媒资源。值得注意的是,该校的MscGlobalMediaandCommunication专业,与复旦大学、南加州大学、开普敦大学合作。第二年可以选择合作的任一学校完成学习,结束课程后,将会获得两个大学的学位。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世界第七,全英第二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是伦敦大学联盟的一份子,专攻传播媒体与文化创意、艺术课程。虽然在国内并不是为人所熟知,但是在英国业界,却声誉非凡。除此之外,卡迪夫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威斯敏斯特大学的传媒专业,都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排名,是不错的进修选择??身处时代洪流,占据舆论制高点,希望所有的媒体人,都能担起使命责任,不忘初心,用笔写出心中的信仰!-TheEnd- 文 Jianing编辑|Sophia UVIC英国教育签证中心综编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wh/8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他曾经独享上帝的视角
- 下一篇文章: 拉尼娜对全球及中国气候和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