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阳年以来传教士与汉学研究
白癜丸价格在哪个价位区间 http://pf.39.net/bdfyy/zjdy/140223/4342729.html 年以来传教士与汉学研究评述 赵晓阳 摘要 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讲,最早步入全球化进程的是宗教。基督宗教四次来华,在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的历程中,传教士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他们对中国的研究和认识而形成的“汉学”,对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图像”的构建、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中国人的自省认识至关重要。文章从四个方面,即汉籍研究与中学西传、西学东渐与社会变迁、传教士汉学著述、传教士汉学家为主题,对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对传教士与汉学之间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概述。 关键词 传教士;汉学研究;中学西传;西学东渐 基督宗教首次进入中国是在唐朝,至今已经有一千余年历史,早期的景教(聂斯托利派)的遗存,只有部分碑刻及少量文字资料残卷,这些文献中没有记载景教传教士在中国从事的具体文化活动,但是从汉语碑铭、文字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传教士在译写《圣经》及其他宗教典籍的过程中,努力接近和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景象。元代,基督宗教再一次进入中国,在中国境内开始吸纳信徒,少量汉人、蒙古人开始皈依天主教。但是有关这一时期天主教所从事的文化活动,除有文献记载传教士开始将《圣经》翻译成蒙古文外,其他活动尚未见到。所遗存的物品都已经进入了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研究范围。 明代,天主教开始进入中国,在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传教思想的影响下,西方文化思想与典籍逐渐被介绍到中国,西方的科学、技术也逐渐被引入中国,形成了西学东渐的第一次高峰。同时,中国的传统典籍也被翻译成外文,进入欧洲国家,对欧洲的文艺复兴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这一系列的活动开启了中西方文化大规模交流的进程,这一进程一直延续到清朝以降。 传教士与中国文化事业的关系,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观念转变和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和观察,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年间,中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wh/9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广西多措并举确保年高考评卷公平准
- 下一篇文章: 中国古代座右铭20篇,你喜欢哪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