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你是那个永远会选择靠窗座位
随着列车开动,我们的电影也开始了。在Gary的印象中,没有什么交通工具比火车更有“旅行感”。可能是因为飞机过于迅捷,轮船过于寂寞,铁道风景反而易得且多元。不算巧合的是,保罗·索鲁在《旅行之道》中有着相似且更深入的看法:“没有一种交通工具比火车更能激发人细致的观察......这种舒缓悠闲的旅行方式,让人对沿途风景以及火车本身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幕幕风景连接起来,意念里的仪式将车窗化为一块银幕。车窗外有山川、河流、湖泊、海洋,有成群结队的鸟,有鳞次栉比的房子......车窗外有我们平日里看不到的画面,真实又陌生。你是那个永远会选择靠窗座位的人吗?本文所有照片均摄于火车上。 移动的窗景。 英伦大地——即使满眼葱翠,也难免苍凉寂寥之感。对于中国人来说,偏于大西洋上的一叶不列颠岛无论如何也谈不上“广袤”,可望向窗外,从英格兰北部一直到苏格兰腹地,连绵的丘陵和山脉仿佛永无尽头。在英国,阴天是常态,对需要高速快门的移动摄影是个挑战。当年还在用CCD相机的Gary废片率极高,留下的影像不多。牧场上的绵羊、山林边的野花、城郊的烟囱......即使远在大陆的另一头,车窗外的远方也总是相似的。铁道上的岛国——车窗外的日常景色。影像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源自陌生感,火车恰恰提供了一个不常见的视角。 在日本,火车是长途旅行的工具,但更多用于日常通勤。每天乘火车上下班的社员们早已不在意沿途的平淡,身体随着车厢微微晃动,垂着头,任凭洁白的海鸥在窗外一闪而过。 窗外有如画风景,连车厢都成了完美画框。山河湖海城村町田,旅途中的困意接连被美景驱散。有时看到某个画面,Gary赶紧掏出手机打开备忘录记下当时的感想,生怕下了火车后思绪也随双脚回到凡间。驶向夕阳的高铁——辉煌一时的黄昏。近十多年我们在国内的铁路旅行几乎都搭乘高铁。相比慢悠悠的绿皮车,高铁好像少了几分浪漫。高铁太快了,快得我们来不及欣赏一帧帧闪过的窗景。有次出行,恰巧赶上北京秋天的落日,还是忍不住拿出了相机。在速度极快的高铁上拍照,我们通常选择快门优先模式来保证清晰度。一支长焦镜头再好不过,因为距离我们较近的景物线速度相对过快,即使高速快门也难以定格。遇此美景,我们并不着急抵达目的地,还可以再慢些。年, 开往萨尔茨堡的列车。 年, 沿着濑户内海前行的列车。 在列车上拍照时,为了不打扰到别人,我们通常会使用静音快门和手动对焦模式,也可以起身去车厢两头车门处,那里也许有更好的视野。你会选择靠窗座位吗? 你可能还想看: No.这些不被提及的风景,很英国No.我们坐上了这列在山林里穿梭的绿皮火车No.火车上的英国No.半岛的风,在伊豆轻舞No.温德米尔湖畔列车湖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uoe.com/llmj/9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波德莱尔诞辰年第一代l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